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主义倾向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它形成并完善于西方;但作为一种价值观和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却是世界性的。在中国,虽然没有一整套严格意义上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体系,但是人们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及其行为始终是存在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极大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的浮躁、急功近利之风表现非常明显。社会上这样一种功利主义价值导向,使大学也在所难免,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功利心理的产生。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重视实惠的社会环境中,对自身状态和现实利益的关注也越来越迫切,他们的人际交往道德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重义轻利向现代的义利兼顾、义利统一的道德价值观念转变,功利性人际交往的观念和行为凸显。  功利主义人际交往危害极大,它使大学生丧失自我,伤害同学感情,败坏社会风气,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警觉。本人从交往动机、交往方式、交往成本及交往效果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功利主义倾向。它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据此提出相关对策:端正交往动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思政课”作用;调整认知偏差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四大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之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到城乡居民基本生存权与基础发展权的实现,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