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报纸严谨可靠地发布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的最新动态,报道国内外大事,反映广大群众的民意诉求,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时效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人民日报》社论作为《人民日报》权威性和指导性的集中体现,是该报编辑部就热点问题发表的评论,是中国党和政府对外传达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忠实地记录了新中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2013年,《人民日报社论全集》(全15册)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丛书收录了《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创刊至2012年12月31日的7208篇社论文章。全书共分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结束徘徊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五个部分,从党报评论的角度展现新中国每个时期的面貌,以新闻史实记录新中国的成长历程,是供党政机关、高校相关院系及各级图书馆学习、研究和收藏的权威资料。俗话说:“读书读皮,看报看题。”作为“文眼”的社论标题能够让人一目了然地知晓社论文章内容,其用词具有常用性、概括性和规范性,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典范,从词汇学的角度来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以单音节词为主向双音节词占优势的转变过程,在这个双音化的过程中,词的结构形式和意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人民日报》社论标题作为蓝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其中的双音实词展开构词视角下定性、定量的研究,揭示《人民日报》标题双音实词的构词方式及类型,分析各种构词类型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起到以管窥豹的作用,为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构词研究添砖加瓦。本课题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人民日报社论全集》收录的7208篇社论数字文本进行词汇的自动切分、标引和去重。经统计,从1948年6月15日创刊至2012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全部7208篇社论中,标题部分总共使用双音实词3164个。其中,名词1387个,动词1306个,形容词278个,副词100个,区别词67个,数词23个,量词3个。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对《人民日报》社论标题双音实词展开构词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讲的是研究现状、目的、意义及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社论全集》标题数据库建设,对选取语料、界定切分双音实词的标准等研究开展的前期工作作了介绍。第三部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其他类四章,按不同词性对社论标题双音实词进行静态分析描写。第四部分是结论,总结全文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