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柴芩通淋片作用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效果,并研究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研究方法:使用在雄性大鼠前列腺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制作免疫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中、低三个剂量给药组,造模后二周每天一次灌胃给予柴芩通淋片混悬液,连续三周,剂量分别为1.0g/kg/d、0.5g/kg/d和0.25g/kg/d。五周后麻醉大鼠,取前列腺组织石蜡包埋并切片,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病变程度评级,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评级;S-P免疫组化法观察TNF-α、IL-10阳性表达细胞数。所得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计数(等级)资料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 Independent Samples Test),选择多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体观察及镜下病理观察:大鼠前列腺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后,前列腺明显充血、水肿。HE染色后镜下观察显示,造模大鼠前列腺组织部分腺腔缩小,分泌物减少,腺体萎缩破坏,腺上皮排布紊乱,前列腺间质结缔组织增生,间质及腺腔内可见大量单核细胞浸润,呈现明显的慢性炎症表现。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变程度评级差异显著(x2=29.279,P=0.000);前列腺组织病变评级由高至低依次为模型组大鼠、柴芩通淋片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大鼠,用药各组大鼠前列腺炎性病变及纤维化程度得到较好的改善。2、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评级:各组大鼠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评级差异显著(χ2=27.319,P=0.000)。各组大鼠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评级由高至低依次是前列模型组大鼠、柴芩通淋片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大鼠,用药各组大鼠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3、TNF-α、IL-10阳性表达细胞数:各组大鼠TNF-α、IL-10阳性表达细胞数差异显著(分别为F=261.487,P=0.000;F=105.374,P=0.0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切片中TNF-α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多(P=0.000),IL-10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下降(P=0.000);与模型组相比,柴芩通淋片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切片中TNF-α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减少(P=0.000,P=0.000,P=0.001),柴芩通淋片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切片中IL-10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多(P=0.000)。结论:本研究发现完全弗氏佐剂前列腺内注射后,大鼠前列腺组织呈慢性非细菌性炎性病变。柴芩通淋片口服能够显著改善模型大鼠前列腺的非细菌性炎症病理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及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表达,与调节前列腺组织炎症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