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浙江长兴县率先在全国实施教育券计划,其最初实施目的同国外教育券制度有所不同,但在扶持弱势学校和资助贫困生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地区相继仿效。目前,教育券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大,其功能也越来越多。因而在国际化视野下探讨教育券制度,有助于我们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本文旨在国际化背景下通过对一些国家的教育券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中国教育券实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有效地推进教育券的实施。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导论介绍了文章写作的缘起,由浙江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实施引发对这一制度的思考,并相应介绍了世界各国实施教育券的背景。 第一部分,在对教育券进行内涵界定和目的分析之后,对国外教育券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着重介绍了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市场化教育券理论和詹克斯为代表的调节性教育券理论。 第二部分,选取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券实施案例,即对智利教育券和美国教育券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介绍,主要研究教育券实施中一些较为细化的问题,如学生资格要求、学校课程设置、经费发放措施等,并对两国教育券实施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对两国教育券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教育券实施情况,对实施教育券所要考虑的要素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分析了教育券在中国实施现状,并从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所达成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中国教育券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选择不充分、财政经费困难等。 第四部分,针对中国教育券的实施情况,结合国际上其他国家实施教育券的经验,提出教育券将对我国在促进办学体制多元化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帮助弱势群体和扩充教育资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