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F-1与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41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翼状胬肉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两者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1.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标本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0~70岁,平均(57.3±4.0)岁。正常对照组10例,取视网膜脱离患者球结膜4例、斜视手术患者球结膜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有角、结膜疾患,排除青光眼、虹膜炎及其他眼部疾患,排除眼外伤史。   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翼状胬肉和10例人正常球结膜组织中SDF-1及VEGF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30例翼状胬肉和10例人正常球结膜组织中SDF-1及VEGF mRNA的含量。   [结果]   1.翼状胬肉见上皮层明显增生变厚,细胞层数增多,上皮下组织可见较多成纤维细胞和大量新生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SDF-1蛋白在正常结膜组织中仅见上皮基底层细胞有阳性表达或不表达,翼状胬肉中上皮全层细胞均有阳性表达,部分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亦可见阳性表达。SDF-1蛋白在正常结膜组织和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10)和93.33%(28/30),两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3.8476,P<0.01)   3.VEGF蛋白在正常结膜组织中仅见少量上皮基底层细胞有阳性表达或不表达,翼状胬肉中上皮全层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均有阳性表达。VEGF蛋白在正常结膜组织和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和90%(27/30),两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8.1333,P<0.01)。   4.SDF-1蛋白与VEGF蛋白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28/30)和90%(27/30),显示SDF-1及VEGF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r=0.4947,P<0.01)。   5.人正常球结膜组织中可检测微量的SDF-1和VEGF mRNA表达,翼状胬肉中SDF-1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4.4394,3.4756,P<0.01)。   [结论]   1.正常结膜组织中存在SDF-1和VEGF的生理性表达。   2.翼状胬肉中SDF-1和VEGF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球结膜组织,提示了SDF-1和VEGF与翼状胬肉的血管增殖存在重要的联系,其可能通过诱导血管新生从而促进了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   3.SDF-1和VEGF蛋白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这提示两者在促翼状胬肉血管增殖的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协同促进了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一带一”模式指的是在课堂学习的“这一篇”课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阅读另一篇文章,促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学习语文,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怎样选择“另一篇”文章,效果才更好。不少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另一篇”文章若是难度太大,则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展开“一带一”模式的阅读教学时,还要注意各种教学策略,这样才能让教学效果得到真正提升。  对比,相映成趣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期刊
目的:建立顺铂(cisplatin)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和慢性纤维化实验模型,应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