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三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穆斯林教众为了使其能够适应、生存、发展,在保留其基本教义教理的前提下,把伊斯兰教苏菲主义教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相交合,在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甘宁青地区,产生了独具特色的伊斯兰文化现象—门宦。
中国伊斯兰教有四大门宦,即嘎德忍耶、虎非耶、哲赫忍耶、库布忍耶。这四大门宦又因在教义理解、宗教资源、道统继承等方面的分歧,被分为大大小小几十个不同层次的门宦,本文阐述的九彩坪门宦就是嘎德忍耶的分支之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对自身成长环境的感受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分析,对宁夏地区嘎德忍耶九彩坪门宦的产生渊源、历史沿革、特点和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力求全面揭示嘎德忍耶门宦神秘的面纱。
第一章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切入,首先阐述了中国伊斯兰教教派的现状,其次对门宦、嘎德忍耶、九彩坪等概念进行阐释,最后对学术界常用的“韭菜坪”说法进行了纠谬。
第二章以嘎德忍耶九彩坪门宦的历代精神领袖为线索,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嘎德忍耶门宦发展演变的历史。
第三章重点考察了嘎德忍耶九彩坪门宦的四大特点,即独一无二的出家人道统继承制度、坚守教乘但更加重视道乘的苏菲修炼之路、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融入交合的文化奇观、崇拜拱北重视“尔曼里”的文化现象。
第四章从人口现状、组织管理、经济状况三个角度分析了嘎德忍耶九彩坪门宦的现状和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西北门宦的未来发展予以展望,为国家制定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