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及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缺水区,且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水分利用效率很低。本论文研究了覆膜种植作物(夏玉米)需水规律,为干旱地区发展地膜覆盖农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和田间试验资料,研究了陕西杨凌地区覆膜种植条件下夏玉米各生育期需水量,运用FAO彭曼-蒙特斯(FAO Penman-Montie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得出相应种植条件下对应的作物系数(Kc),为更精确的确定覆膜种植作物(夏玉米)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1)2005年夏玉米覆膜种植实测总需水量为386.53㎜,平均日耗水强度为3.25㎜/d。夏玉米覆膜种植总需水量较露地低34.14㎜。作物需水关键期(拔节~灌浆)需水量达生育期最大,占总需水量的50%以上。夏玉米覆膜种植水分利用效率达16.93㎏·(hm2·㎜)-1,比露地水分利用效率高33.31%。覆膜种植夏玉米作物系数比露地种植小,而在夏玉米需水关键期二者的作物系数达最大,分别为覆膜Kc为1.184和露地Kc为1.867,作物系数变化总趋势为递增~下降。2)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总趋势相一致。在无有效降水时土壤含水量从上到下变化趋势为:0~140㎝土层土壤含水量降低,140㎝~200㎝土壤含水量呈上升趋势;有降雨时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0~20㎝土壤含水量增大,20㎝~200㎝土壤含水量变化与无降水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一致。3)本研究采用5支组地温计测定土壤温度,得出不同天气条件下土壤温度变化规律,以及各生育阶段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导因子。在拔节~灌浆期,环境因子(气温)影响土壤温度变化,覆膜土壤温度最大值时刻点较露地滞后1h左右;成熟采收期,影响土壤温度变化的主导因子为太阳辐射,土壤温度最高值时刻点覆膜较露地提前1h左右。不同天气条件下土壤表层0~5㎝温度变化次序为:晴天>阴天>多云,在20㎝~30㎝土层土壤温度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地温日最大变幅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直至消失,不同土层深度日最大变幅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地温日变幅随深度变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接近1或为1。4)对覆膜种植农作物(夏玉米)生物量全生育期内变化特征分析得出:生物量变化趋势为快升~慢升~平缓变化~稳定~下降;叶面积呈“s型”变化;地径变化呈现出“n型”变化。覆膜种植总生物量累计高于露地种植,玉米穗部性状覆膜也较露地优越。株高,地径,叶片数等的发育较露地提前3天左右,表明覆膜种植能有效提高作物生物量累计,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其他文献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些曾发生在历史深处的生动的人和事,由于年代的久远,往往将真相隐藏在时间的帷幕之后。中国是一个注重历史的国度,我们的祖
用于建筑物空气调节、热水供应、物料干燥的低温热能需求总量巨大。由于时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性,来自太阳能收集、地热能、工业余热等低温热能难以直接满足实际需求。从提高能
治安调解是基层公安机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公安机关处理某些特定治安案件的方式,正确运用治安调解手段,对于化解民间纠纷,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构建和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SiO2与ZrO2单层介质膜,用输出波长1.06μm,脉宽15ns的电光调Q激光系统产生的强激光进行辐照实验。观察了光学薄膜经强激光辐照后的损伤情况,讨论了溶胶-
广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自汉代以来就通过海路与世界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往来。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是当前学者们关心的热点话题。目前关于广西海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
聚硅基酯是一类主链中含有硅酯键的聚合物,由于硅酯键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容易分解成小分子,因此聚硅基酯可以作为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亲核试剂进攻硅基酯时,可以进攻羰基碳
为有效避免由于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在石油储油设施中应用安全防护涂层是十分必要的。导电涂料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性涂料,用于储油设施,作为安全防护涂层,
以某隧道工程为例,首先分别从预注浆技术、洞口土方刷坡和锚网喷施工技术、预支护施工等方面,着重阐述了浅埋段洞口加固技术,然后简要分析了隧道洞口段开挖技术,最后提出在施
<正>这是一张2006年4月最后一周的尼尔森收视率调查报告(表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排在综合收视率第一的是电视剧集《CSI》。这已经是《CSI》的第六个播出季了,在2002—2004年
聚丙烯(PP)是最具发展前途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之一,但是,由于它是非极性聚合物限制了其使用。为了提高其极性,需对其改性。氯化聚丙烯(CPP)是聚丙烯氯化改性的产物,其应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