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性教育是指党组织或党员为了增强和提高党员的党性素质、党性水平,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效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以一定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组织成员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性教育已经成了高校党建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有利于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入党积极分子强化党性意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的开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主要从阶级立场、组织纪律和党员品行三个角度论述了党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为党性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员的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形成了丰富的党性理论。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政治教育、学风教育等,并把党性教育提高到思想路线的高度。此外,刘少奇、陈云等都对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作了详实的论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性教育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习近平党性教育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党性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现状的调研,总结分析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党性意识薄弱、教育主体合力不够、教育手段单一、教育效果缺乏评估等问题,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负面影响、国内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以及高校党性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影响。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党性教育: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加强党的使命教育、四个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党规教育等;教育队伍,强化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加强教育队伍的培训、加强教育队伍的实践等;创新教育手段,加强网络载体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入党积极分子党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以及教育评价机制。结合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