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度的增高,以微博、微信、贴吧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互联网结合手机成为最强舆论载体。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和攻坚期危机重重,产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也日益增多。这些危机事件不仅具有公共危机的普遍特征,还带有新媒体的一些典型特点,可以称为网络舆情危机。这一变化就要求政府在舆情管理时要考虑新媒体因素,同时还要有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创新思路。通过对已经发生了的新媒体环境下的典型舆情危机事件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类危机事件大都先由新媒体最先发声、最后消声。新媒体对于危机事件中信息的公开、透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带来“网络垃圾”等。因此如何规范、利用新媒体,使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致力于政府的危机管理,起到安定人心,合理引导舆情的作用,成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爆发的“红黄蓝”事件为例,详细的梳理了“红黄蓝”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在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指导下对红黄蓝事件的舆情发酵过程、政府的舆情应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应对中存在舆情引导滞后、谣言监管手段单一、缺乏与新媒体互动、对公众自律教育引导不到位等问题。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认为政府要完善新媒体的立法工作,完善舆情引导的相关体制和机制,强化舆情意识,规范对新媒体的管理,以及在积极教育和引导公众自律等方面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