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年中,由民营企业主导的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国内的一些具有转换成本特征的行业,如金融服务业、零售业、日化业、汽车制造业,外资跨国公司与国有企业凭借自身在品牌、技术、营销、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始终保持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内形成寡头厂商,而民营企业由于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与融资约束问题,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发展能力不足。在我国金融服务、工业等行业市场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研究新兴的民营企业如何打破壁垒进入市场,并在融资约束的条件下,在存在转换成本市场中与寡头厂商进行竞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以转换成本、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民营企业在市场内的竞争行为及其带来的市场变化进行研究,并对促进民营企业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思路及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基于转换成本、融资约束的企业战略理论及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以转换成本理论和Hotelling差异化竞争模型为基础,构建了转换成本条件下的两期博弈模型,对民营企业在已经进入的市场内与寡头厂商竞争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构建了转换成本和融资约束条件下的两期博弈模型,分析了民营企业在融资约束背景下进入新的产品市场与寡头厂商竞争的情况,并对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通过例举实例,描述模型建立的现实性。第四部分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在阐述模型结论的基础上,对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快对内开放、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改善国内融资体系以及推动民营企业集群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