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题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生长点,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潜能。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评指导学生巩固、深化知识。然而,在当前的数学习题上,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学生缺乏自主思考与实践能力,不能真正发挥习题课的作用。首先,学生普遍对习题课的兴趣不高,往往只是被动的学习。上课时疲于抄笔记,根本没有消化和思考的过程。做题目时也只是生搬硬套公式,题型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其次,教师教的现状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教学更多的是强调机械模仿,弱化了分析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越来越被动,容易滋生厌学情绪,这显然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对于习题课的“优化”也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生和中学数学教师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以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为指导,探索提高数学习题课教学水平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一些有助于优化数学习题课课堂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效率。具体的研究问题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对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与不足之处。2、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探索如何优化习题课的教学策略。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案例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了解到,当前中学数学习题课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是:(1)首先,是没有完整的教学设计(2)其次,教师选择习题的随意性较大(3)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4)最后,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国内外文献和相应的数学习题课优化教学案例为指导,通过探究得出了相应的优化教学策略:(1)一题多变,加深理解(2)师生编题,灵活应用(3)巧妙提问,善于引导(4)学生自学,独立思考(5)小组讨论,合作交流(6)扩展空间,展示自我(7)模型模块,总结规律(8)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数学习题课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培养一种习惯和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将优化之后的习题课与传统的习题课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变化(2)学生课堂情感和学习行为变化的分析(3)研究前后学生成绩的分析与对比分析,并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优化教学策略之后的习题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控制班学生各项因素虽有变化,但不如实验班明显和突出。充分说明了运用优化之后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习题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验证了研究的效果。实践证明:优化之后的习题课着有成效。习题课“优化”不仅对于学生成绩的提升有更大的帮助,而且增强了教学的活力,适应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要给予习题课充分的重视,研究习题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优化习题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