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未明,西医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等有关,中医则认为突发性耳聋为经络不通所致。目前临床报道中,针灸和激光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上,都取得较好的疗效,然而目前临床上未见针刺结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报道。研究目的探讨针刺配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其疗效是否优于单纯针刺,及单纯激光穴位照射,以便在临床上寻找提高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研究方法以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住院部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针刺组、激光组和综合治疗组(针刺激光结合治疗组)。针刺组针刺以耳门(患侧)、听会(患侧)、翳风(患侧)、中渚(双)、侠溪(双)为主;激光组用超激光照射耳门(患侧)、听会(患侧)、翳风(患侧);综合治疗组为针刺组方法加上激光组方法。治疗前、治疗一疗程后、治疗两疗程后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根据疗效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经过第一疗程治疗:针刺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65.51%;激光组治愈1例,显效3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58.62%;综合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6.67%;综合治疗组与激光组比较:P<0.0l,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与激光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两疗程治疗后:针刺组共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6.21%;激光组共治愈4例,显效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82.76%;综合组共治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6.67%;综合治疗组与针刺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治疗组与激光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与激光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三组纯音听阈测试组内比较:第一疗程后听力与治疗前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第二疗程后听力与第一疗程后听力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三组纯音听阈测试组间比较:第一疗程结束后,三组听力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第二疗程结束后听力比较,综合组优于针刺组p<0.05,综合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组与激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听力改善程度与年龄具有线性相关性。其相关性系数为:r=-0.529(P<0.001).5.听力改善程度与病程具有线性相关性。其相关性系数为:r=-0.454(P<0.001).研究结论1.针刺、激光穴位照射对于治疗突发性耳聋均有效果,且两者在治疗上存在协同作用。其疗程越长协同作用越明显。2.患者年龄、病程与听力改善程度呈负相关性,其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其听力越难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