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女性肿瘤的12%,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近年来研究认为宫颈癌是一种炎性疾病,HPV持续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HPV病毒癌基因与宿主细胞的DNA整合,可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有着紧密的联系。慢性感染可造成机体发生反复的损伤与修复反应以及组织内环境的紊乱,通过核转录因子NF-kB抗凋亡作用、诱导DNA氧化损伤以及组织修复反应等多种复杂机制,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发生和发展又可造成组织损伤及内环境一些异常变化,进一步激发炎症反应,诱导炎症介质产生、血管新生与组织重建。但是哪些激发炎症反应的关键因素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还不清楚。TLRs是最特征性病原模式识别受体,在机体感染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TLRs不仅表达于免疫细胞,在许都多肿瘤细胞上也有不同程度地表达。TLRs通过介导慢性炎症反应一方面作用于宿主细胞,还可以调控肿瘤的微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但是TLRs的这些生物学功能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目前有关TLRs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有限的研究认为TLR5、TLR9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表达逐渐增强。TLR4作为重要的跨膜模式识别受体,不仅可以识别外源性配体,还可以识别机体产生的内源性配体。TLR4可以通过识别这些外源性和内源性配体调节炎症反应和构筑肿瘤的微环境。正常情况下宫颈暴露在自身平衡的菌群环境中,内有大量TLRs的配体存在,特别是TLR4,而不是HPV的病毒环境。但是阴道内的菌群环境是否参与宫颈癌发生与发展尚不清楚。大多数女性一生中会罹患过HPV病毒感染,持续6-12月多能自行缓解。免疫耐受和逃逸可能是HPV持续感染的关键。理论上讲,TLRs通过信号通路介导机体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的致炎因子如干扰素等,调控病毒感染的防御反应。目前有关HPV和TLRs相互关系研究较少。为此,我们首先选择研究TLR4是否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并探讨TLR4与HPV感染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