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发展,然而在这些可喜成就背后却也隐藏着较为严重的增长质量问题。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正严重削弱着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常态背景下,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已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对破解全省经济发展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应该如何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又有那些?已有的研究显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制度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从制度角度入手,就山西经济增长质量变动过程中制度变迁的作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由于经济增长质量和制度变迁具有丰富的内涵,在进行研究前,本文首先对其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经济增长质量反映了经济增长过程与结果的优劣程度,而本文所研究的制度则主要指经济制度。为了形成全文的理论支撑,本文在第三章节就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理论解释。 具体就山西而言,1978年至今,山西经济制度变迁经历了起步、整体推进、纵深推进、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全省的经济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迁。与此同时,全省经济增长质量也在波动中缓慢提高。为了探讨制度变迁对山西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本文分别在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对这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利益分配制度外,其他经济制度都与山西的经济增长质量正相关;产权制度的变革对山西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市场制度和对外开放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的贡献率最低。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经济制度的变迁促进了山西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山西还有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因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加快制度创新推动山西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是继续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二是推动供给侧改革,增加经济制度的有效供给;三是加快非正式制度变迁、强化实施机制,提高制度实施效率;四是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推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