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具有资金规模大、管理专业化、能够有效分散投资风险等运作特点,从它出现至今一直受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青睐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证券投资基金本身作为机构投资者,还能够起到完善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证券投资基金作用的日益重要,哪些因素会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产生影响,以及能否通过对于货币和市场状况的分析来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未来投资收益率进行预测成为了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文章的理论分析部分,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其后,本文结合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的现状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的优势及局限性。最后,本文着重对影响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宏观经济影响因素方面,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因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因素、利率因素、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因素、汇率因素等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都会产生影响。其中,经济周期在大部分情况下与基金收益保持同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程度不同对基金收益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使基金收益下降;利率由于存在内生性和外生性,所以它能够在不同层面上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般情况下,利率上升会使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下降;财政政策能够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构成影响,而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基金收益;汇率可以影响外贸企业的经营效益以及进口原材料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会影响经济体内部的货币供应量情况,从而对基金收益构成较大影响。在微观经济影响因素方面,本文认为基金公司的声誉、基金公司的组织状况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者的专业水平都会对基金收益造成显著影响。在影响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的其他因素方面,政治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会对基金收益造成影响。其中,战争、政局变动、国家经济体制大幅调整等政局动荡的情况会使基金收益难以保持较高的收益率,反之,政局的稳定对证券投资基金更加有利;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环境事件都会抑制基金收益水平,投资者对基金市场的心理预期对基金收益也会造成重大影响。在文章的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我国的商业、货币和市场指标对封闭式基金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实证分析。由于存在折价因素的影响,本文选择了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加权净值变化率作为基金收益的度量指标,商业情况指标本文选择了违约风险溢价和期限风险溢价指标;货币状况指标选择了利率风险溢价;市场状况指标选择了市场风险溢价。研究发现,违约风险溢价和利率风险溢价对基金的未来收益有显著的预测能力,二者与基金未来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市场风险指标对基金的未来收益有预测能力,但其对基金未来收益变动的解释能力较弱,市场风险溢价的波动造成的未来基金收益的波动也较小。在同期内,市场风险溢价与基金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期限溢价与基金收益在不同时期在方向上和显著性水平上都不具有规律性,期限溢价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未来收益的预测能力不显著。基金收益自身与其未来值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与利率溢价和违约溢价相比,基金自身对未来收益的预测的解释能力较弱。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对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的可预测性分析中,以我国封闭式基金为例,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证研究中选取重要的经济因素为变量,研究它们对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是否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将基金收益与整个经济状况建立联系,而不拘泥于单个基金的规模、财务状况等表象因素,能从较宏观的层面对基金收益变化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经济因素选取时,本文能够基于较科学的分析和判断,选取各类指标中较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研究,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在进行自变量选择时充分考虑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因素,选择了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加权净值变化率作为基金收益的度量指标,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作用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次介绍了文章的写作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最后分两部分讨论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为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影响因素理论分析,详细介绍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证券投资基金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影响基金长期收益率的因素,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的影响因素。第三章为研究方法选择和数据特征,论述了对实证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变量的构成和数据来源及特征,构建了样本回归模型。第四章是回归结果分析,使用封闭式基金收益率分析了单变量及多变量条件下证券投资基金收益的可预测性,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第五章为总结,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