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播出了《记者调查:虚假信息借网传播百度竞价排名遭质疑》的新闻。第二天央视又播出了《记者调查:搜索引擎竞价排名能否让人公平获取信息》的新闻。中央电视台如此密集地报道,让百度竞价排名连带其中的弊病一起走进了老百姓的视野。几大搜索引擎雅虎、google和百度从2005年开始因为竞价排名业务频繁地遭遇诉讼,其中有竞价排名的关键字侵犯商标权的诉讼,也有竞价排名的欺诈点击引起的诉讼。竞价排名这一盈利模式在给搜索引擎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让搜索引擎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这一模式已经成为搜索引擎的软肋。竞价排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早就引起了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但是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侵权责任方面,很少有专门针对竞价排名法律问题的研究,而且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就单个法律问题的探讨。所以本文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探讨竞价排名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司法实践起到一定的作用。竞价排名是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是商家推广产品或服务的一个广告平台。在竞价排名中存在着许多法律问题,从竞价排名商家的角度来说,商家设置的关键字可能侵犯权利人的商标权,也可能违反诚信交易原则,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引起法律纠纷;就搜索引擎服务商来说在竞价排名中如果为商家的侵权行为提供帮助和便利就可能构成间接侵权,要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服务商出于恶意实施欺诈点击,就违反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构成欺诈从而遭遇诉讼;竞价排名在本质上是一种网络广告,因此其中也存在一系列广告法律问题。从宏观来看,竞价排名的这些法律问题违反了民法和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诚信交易原则。但本文主要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了竞价排名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了其中法律定位难、现行法律监管不力的问题,针对现状着重从法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总之,竞价排名作为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作为商家的推广平台,在给两者带来利润和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法律问题。依据现行法律法规难以对竞价排名中的法律问题做出恰当的定位,在面对竞价排名法律问题时法律已显得力不从心,所以修改现行法律或者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制竞价排名,维护各方利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