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NAFLD的“二次打击学说”即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两个途径来考虑其发病机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是胰岛素代谢途径中的重要的转导元件。本实验通过动物干预,来观察芪茵颗粒对NAFLD大鼠PI-3K、IRS-1的影响,从胰岛素抵抗途径来阐述芪茵颗粒对NAFLD的治疗作用。 方法:实验将72只SD雄性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共六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芪茵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硫普罗宁),每组12只。将空白组自由进食水,常规饲养外,剩余组则都给大鼠行高脂乳剂灌胃,1次/天,总计10周,随机每组抽取大鼠2只,确定造模成功。除外空白组、模型组,其余四组分别用低、中、高剂量芪茵颗粒及阳性对照药物(硫普罗宁)干预,总计10周。20周后观察大鼠肝重、肝指数;经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肝组织病理形态及NAS积分;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以及采用Real-timePCR法测定肝组织IRS-1、PI-3KmRNA的含量。 结果:芪茵颗粒可以有效的降低各组大鼠肝指数、TG、TC、LDL-C、AST,升高HDL-C;改善肝组织的脂肪变性,降低肝组织病理NAS积分;同时可以提高肝组织中IRS-1、PI-3KmRNA含量。 结论:芪茵颗粒增高了PI-3K、IRS-1mRNA含量,通过调节胰岛素代谢途径来达到减轻胰岛素抵抗目的,对NAFLD起到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