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石家庄西山御苑别墅为例

来源 :河北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与新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主流趋势。城市养老资源匮乏与老年人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高需求逐渐产生矛盾。将当前我国受众群体广泛的居家养老方式与智能居住空间相结合,致力于提升老年人居住空间环境和生活质量,是缓解养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65岁及以上能够自立生活的老年人为本文研究内容的考察对象,让老年生活与智能居住空间相适应,利用智能居住空间弥补老年人因机体退化而产生的生活问题,使老年人能够享受智能居住空间所带来的便捷生活环境,这说明对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环境设计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从政策概况、老年人特征需求、智能居住空间模式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再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等方式,进行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市场调研、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需求调研,经过调研总结出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生理、行为、心理”各方面分析了老年人基本特征与需求,从而进一步了解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的设计需求。其次,当前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研究中应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尊重老年人身心,让需求为设计指明方向。基于老年人的需求,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理论构成,把握适用性、色彩、系统控制、舒适性的设计要素。接着,分别从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展开论述,让智能居住空间能够满足老年人因肌体衰竭等原因而导致的空间尺度不足、操作方式复杂、实用功能单一、空间情感匮乏等问题。最后,基于前文提出的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理论构成,在石家庄西山御苑别墅进行实证研究。探索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环境设计整体方案,让智能技术为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从而达到创建老年人适应性智能居住空间的目标。本文将老年人与智能居住空间相结合,形成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环境理论构成,全方位获取智能居住空间能够为老年人带来的福祉,为当前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设计提供创新思路。以期通过对适老性智能居住空间的系统研究,优化老年人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能够进一步缓解我国老龄化问题所带来的养老焦虑。
其他文献
研究了单掺化学试剂(甲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石灰)、单掺固硫灰(10%、20%、30%)、复掺固硫灰与甲酸钙对磷渣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改性磷渣基辅助胶凝材料,并研究了其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掺其他化学试剂,单掺3%甲酸钙对磷渣水泥凝结时间的改善效果最好;单掺固硫灰时,随着固硫灰掺量的增加,磷渣水泥的凝结时间呈降低趋势;复掺固硫灰与甲酸钙时,综合考虑凝结
<正>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省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就业工作,2019年开展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2020年听取和审议省政府研究处理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今年安排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为做好这项工作,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专题调研组,
期刊
<正>2022年7月,中央农广校和云南、重庆、四川、贵州4省(市)农广校组成调研组赴云南省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先后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红塔区,红河州建水县、开远市和文山州丘北县,实地走访10余家农业企业、农民田间学校等,召开座谈会,与当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及农广校有关负责人、农民学员代表进行交流座谈,全面了解西南地区农广校、
期刊
首先研究了功能单体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的比例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得出当m(AA)∶m(HPMA)=6∶2时压敏胶的性能较为优异。之后以m(AA)∶m(HPMA)=6∶2的压敏胶液为基础,以乙酰丙酮铝(AlACA)为交联剂制备不同交联程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并研究了其黏弹性与粘接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压敏胶储能模量值在40~60 kPa左右,tanδ在0.5~0.7范
如今,全球城市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许多环境问题,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为监测和评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效率指标,本文采用Sentinel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提出一种快速提取不透水面算法,并参考联合国城市建成区的定义标准,最终得到2020年中国433个人口大于30万城市的标准化城市建成区数据集。选取4065个随机验证点建立混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以“常见高分子材料的用途与合成”为学习主题,开展关于有机合成复习课的教学实践。指出在有机合成的复习课,开展深度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高阶思维、让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需要把握挑战性学习主题、深度学习目标、深度学习活动和持续性评价4大要素。提出课前应引导学生开展挑战性学习主题的项目调研;课上应创设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
高温凝结水被污染是很多石油企业在生产工艺中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下一些主要的技术进行分析选定阻截膜除油技术来对高温凝结水进行回收,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和使用过程以及对高温凝结水的回收,再对投运后的实际成本与回收周期进行分析,说明了HK阻隔膜除油技术能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
为探索北京市降雨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通惠河流域、小中河流域、海子水库流域等3个流域降雨前后主要河流水质变化特征,解析了3个流域的主要水质指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降雨后CODCr、NH3-N与TP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降雨级别为小雨、大雨和暴雨时,降雨后CODCr的浓度比降雨前低;降雨级别为中雨时,降雨后CODCr的浓度比降雨前高。TN降雨后浓度变化与降雨级别关系不大,浓度变化不明显。
人类活动引起的水体营养物过度富集及其导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性水环境问题。认识不同的人为和自然因素如何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影响流域总氮和总磷负荷对制定有效的营养物减少战略和评估未来可能的水质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长江和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整编了流域污染负荷、气象、水文和水质等数据,采用RSPARROW模型模拟了长江和黄河流域2006—2018年总氮和总磷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解析了总氮和总磷通量时空
搅拌式反应釜作为化工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水解、聚合、恒温反应等生产工艺。含能化合物生产过程中常伴有强放热反应,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反应釜进行优化设计,确保物料混合均匀,达到强化传热、传质的目的,对安全生产和工艺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针对搅拌式反应釜进行了流动传热分析与结构设计。首先,考察了桨叶倾角及其组合形式对釜内流动传热过程的影响规律;其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