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职能发生拓展,成为多元化的信息共享交流中心。其中,阅览空间成为师生自主学习和课题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图书馆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是图书馆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全面发展及扩招,带来了高校新建校区图书馆建筑的建设与发展。现有的高校新校区图书馆阅览空间能否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能否满足新时代下读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关系教育发展大局。本文以西安地区高校新校区图书馆阅览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使用后评价方法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对西安地区高校新校区图书馆的大范围调研,总结归纳图书馆及其阅览空间的现状特征,并从中选取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作为实施评价研究的典型案例。采用观察法、行为地图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量表法等使用后评价的具体方法,对典型案例阅览空间开展基于读者使用方式的评价以及基于读者满意度的空间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得出读者的行为模式及心理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目前既有高校新校区图书馆阅览空间能够满足读者的基本使用需求,但在空间模式、布局、环境氛围及信息化配套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最后,针对西安地区既有高校新校区图书馆阅览空间,在现有空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空间联系、丰富空间布局形式及功能、增设研修室及研讨间等针对各类型阅览空间的具体优化设计建议,以及通过艺术装饰设计改善空间环境氛围的优化建议。针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设计,提出“阅览层”概念,从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及环境设计方面探讨了开放式阅览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