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A-AFLP分析与白叶枯病菌互作中水稻基因的表达图谱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晴水稻(Nipponbare)成熟种子诱导获得的愈伤组织,转至MS液体培养基,培养获得水稻悬浮培养系。用亲合的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JxoI接种水稻悬浮细胞进行互作,互作不同时间的水稻细胞,用液氮冷冻,研磨后热酚抽提,氯化锂沉淀提取总RNA,并进一步使用链霉素结合的oligo(dT)-磁珠法分离纯化mRNA,纯化的mRNA以oligo(dT)21引物反转录出cDNA第一链,继而合成cDNA第二链。 得到的双链全长cDNA先后用限制性内切酶VspI(识别4个碱基位点)和TaqI(识别6个碱基位点)酶切,酶切后的cDNA片段带有两种粘性末端,分别连接上与之对应的两种接头,得到代表水稻细胞转录图谱且带有接头的cDNA片段池(pool)。使用与接头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oligo63/oligo43)对cDNA片段池进行PCR扩增,使cDNA片段池中不同丰度的基因片段都达到一定的浓度。对扩增后的cDNA池定量至1ng/ul,作选择性扩增的模板。本实验中共使用64对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其中与TaqI粘末端相对应的选择性引物用[γ-32p]ATP进行末端标记。选择性扩增产物在含有7.5M尿素的5%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分离,电泳后的凝胶用X光片显示出不同处理水稻细胞的基因转录图谱。根据X光片所显示信息,对凝胶上差异扩增片段进行回收。64对选择性引物扩增中共得到384个有差异的扩增片段,其中321个受白叶枯病菌诱导后上调表达,余下的63个下调表达。 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回收后,对其中的100个片段作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GenBank里在线分析,其中23个功能已知或有可能功能,41个功能未知。 根据测序结果,选择6个差异表达的基因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 PCR)验证。验证结果与cDNA-AFLP中所显示这6个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相符合,表明cDNA-AFLP中回收的DNA差异表达片段的确代表水稻细胞
其他文献
惯性约束核聚变为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由于其产生的巨大能量而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研究热点。对于我国的ICF系统中的百皮秒激光脉冲的放大采用的是基于受激布里
近年来,玉米鞘腐病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且病情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基于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关于玉米鞘腐病发病规律的报道,本文以我国北方玉米产区主推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
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作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作新型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Aspartame,L-Asp-L-Phe-Me)的合成原料。随着世界市场每年对阿斯巴甜需求量的
通过筛选灰葡萄孢ATMT突变体库,从中获得了一株致病力增强的突变体BCG183,通过对该突变体的致病力和表型进行分析,发现该突变体致病力增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缓慢,不产生分生
灯光诱杀害虫是一个应用广泛而有效的方法,但灯光诱杀害虫的机理并没有完全阐明,而且如何提高灯光诱杀害虫的效果尚待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灯光的诱杀效果,并从昆虫酶系的角度对
稻属(Oryza)属于禾本科(Poaceae或Gtamineae)稻亚科(Oryzoideae)稻属(Oryza Linnaeus),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稻属植物在世界上广泛种植,将近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