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浸膏干预肝癌增殖及转移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癌的方法有多种,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药物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药物比较少,选择余地比较小,长期应用某种药物不仅毒副作用大,且肿瘤极易产生耐药性。故寻找新的抗肿瘤增殖和抗肿瘤转移复发的药物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热点。这新一代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疗效稳定可靠,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毒副作用小,肿瘤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中药尤其是药用真菌因具备以上特点而倍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槐耳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证明其对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等肿瘤有独特疗效。但其抗癌机制迄今为止尚未见全面报道,尤其是在抗肝癌的转移和复发的基础研究方面所见报道极少。本研究目的即试图通过槐耳浸膏干预肝癌细胞的黏附、运动、侵袭、凋亡以及在动物体内的转移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较为系统地探讨槐耳浸膏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槐耳浸膏在体外干预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研究 肿瘤细胞的转移离不开肿瘤细胞的黏附、运动、侵袭等环节,其中的任一环节被打断均可导致肿瘤细胞转移能力的下降或消失。槐耳浸膏抑制肝癌细胞的转移是因主瘤细胞增殖被抑制导致侵袭细胞数目减少,相应减少转移灶形成的几率,还是对瘤细胞转移的以上几个环节的直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我们在体外研究了槐耳浸膏对肝癌细胞黏附、运动、侵袭以及凋亡的影响。 (一)槐耳浸膏对MHCC97H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 DMEM和槐耳浸膏(1.Omg/ml、3.0mg/ml、5.0mg/ml、10mg/m1)分别与MHCC97H细胞预孵育24小时,重新计数后加入纤连蛋白(FN)包被的96孔板,37~C,5%C02孵育3小时,去除未黏附的细胞,加入1%亚甲兰,用600nm波长检测黏附百分比。结果显示:MHCC97H细胞与纤连蛋白黏附力强,黏附百分比为75.56~/~1.34%。经槐耳浸膏作用后黏附能力明显下降。统计结果说明槐耳浸膏各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是学生受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年纪不大,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班主任在管理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而班主任的管理会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因此在管理的過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实际需要采用适合他们的管理方式,注重沟通的艺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沟通艺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完善的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在工作
摘 要:在各高校的管理制度中,教学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的顺利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过程主要包括教学组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质量等管理模式,对教学改革的全过程起着贯穿的作用,这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校本科教学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教学评估背景下的高校本科教学管理改革措施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教学评估;本科;教学管理;改革
目的:通过检测 CXCR4,EMT相关因子 Snail、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XCR4及EMT相关因子在EO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
摘 要:小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个体间的差异十分明显,他们喜欢参与班级活动,但是实践经验不足,生活阅历不甚丰富,所以遇到各种选择、复杂问题常常表现的十分迷茫,注意力不够集中、探究热情不高、自学信心不足,制约着他们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影响着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班主任利用沟通艺术,改善上述弊端现状,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这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本文对此作出了具体的研究
目的:腕舟骨骨折是腕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由于腕舟骨特殊的解剖血供特点以及腕舟骨骨折后的诊疗不当,使腕舟骨骨折不愈合及缺血坏死的发生在临床上很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