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立场的选择——论余华、莫言、张炜民间小说创作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年代末以来,民间小说成为文学上的一道风景,九十年代是民间小说创作的丰收期。余华、莫言、张炜等作家纷纷扬起民间写作的大旗,以民间为基点,关注民间的日常生活,营造精神家园与文学理想,对物质时代人的存在状态和文化存在状态表现出深切的思考与关注,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想。本文以陈思和先生的民间理论为指导,以余华、莫言、张炜三位作家作品为例,试图对八十年代末以来民间立场小说创作做一个以点带面的分析论述,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把握文学的发展方向。 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余华:告别“虚伪的形式”走向民间一章中,阐述了贵生、超越死亡的生命意识在余华小说中的存在方式及价值,以及寻找当代人不慎失落的生存品质,包括善良、乐观、忍耐,成为余华小说的主题。 第二部分莫言:迈向民间的大踏步撤退一章中作者悲叹人种的退化,呼唤原始的生命强力,小说注重对民间话语和民间艺术形式的借鉴,书写了民间所隐藏着的另一种历史,即刑场背后的历史。 第三部分张炜:在民间大地上寻求理想一章中,分析了张炜“融入野地”寻找人类在民间大地自由自在诗意栖居的精神品格,以及缅怀逝去的农业文明,张扬人的生存欲望的主张。 第四部分分析论述了民间立场写作的价值意义及缺失、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下午,骄阳似火,路上的行人全副武装:太阳镜、帽子、防晒服……他们一边不停地擦汗,一边抱怨着天气的炎热.rn我坐在妈妈的自行车上,有点无力地靠着她的背打瞌睡.就在这时,前方
期刊
每天早上,我都会开开心心地第一个来到教室.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最喜欢上安娜老师的思维导图课了.rn在安娜老师的思维导图课上,我们不仅可以预习语文知识,还可以提升想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