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儿童动画片的出品量在逐年升高,而有关儿童的电视剧却在逐年减少,儿童电视剧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相较成人电视剧市场,儿童电视剧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儿童电视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大的发展问题。儿童是一个庞大而又独特的受众群体,特殊的发育期决定了他们对于接触的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于电视剧也同样如此。所以,如何发展儿童电视剧,如何让儿童电视剧能够对儿童受众有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儿童电视剧如何突出重围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是作为媒体人,作为儿童电视工作者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当下,毫无疑问的儿童电视剧正在淡出受众的视野,儿童电视剧已经处于一个边缘化单一化的尴尬境地。从1960年起,中国第一部儿童电视剧诞生,国产儿童电视剧的发展磕磕绊绊,充满坎坷的发展之路至今已50余年。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直至今日,儿童电视剧仍然存在着资源与内容创作发展缓慢,数量上远不及儿童动画片,质量上存在优质电视剧稀缺的问题,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然而现代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就在于:目前国产儿童电视剧发展水平缓慢,生产效率与产出质量和我国儿童对属于自己的电视剧迫切需求矛盾极为明显。现代儿童电视剧除了边缘化特征外,还具有几个特征:儿童电视剧的年龄区分越来越成熟;播出的途径越来越向网络媒体靠拢;题材趋于单一化特征。除了这些问题外,近代的儿童电视剧的创作意图上,创作题材上,创作手法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找到现代儿童电视剧制作问题病结,以求对症下药,旨在针对性地扬长避短,做出一次新式儿童电视剧的创作尝试。首先,从儿童电视剧的创作入手,对影视的视听语言表达手法分析,做出大胆尝试,并在拍摄过程中总结了儿童电视剧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对儿童电视剧创作的一次生动实践,同时也丰富了儿童电视剧制作的理论内容。准确把握受众的视听心理感受,力求从美学的角度,满足普遍受众的审美需求去诠释影视的视听艺术。将儿童电视剧与微电影结合起来,是一部儿童电视剧,又是一部独立存在的微电影,又借鉴融合了儿童剧表现风格,微电影的特质也符合现当代受众碎片化阅读快餐式阅读的观影习惯。当影片把数个有内部关联性的小故事进行串联,最终形成统一的主题,统一的剧情故事,采用这样的叙述结构会更加更适合儿童电视剧的表现方式,儿童也更加容易接受。其次,从影片的整体叙事角度,上述的此类叙事结构会尤其注重对儿童现实生活的自然呈现,没有过于复杂的逻辑,没有过于繁复的人物关系,儿童受众能够更好理解,更能贴近儿童的视角。本文就儿童电视剧的新型制作手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采用了较为新型的制作手段,利用近年来最热的影片类型“微电影”。此外,儿童电视剧应与数字技术相结合,通过蓝箱技术的运用将演员们置于一个全新的童话般的多样场景当中,通过后期剪辑的技巧使得在真实生活当中无法出现的,传统影片拍摄手段无法做到的都在这部儿童电视剧当中呈现出来,通过视觉的美好体验抓住受众的眼球。最后,本文还分别叙述了在影片的制作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拟解决方法,主要分两个方面论述:1.文学剧本创作:题材选择与人物塑造。该部分主要叙述了影片前期文本策划与题材选择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对于之前接触到的成功电视剧作品的借鉴,以及对于较为不成熟的作品的反思。2.影片拍摄创作:演员表现与拍摄技巧。该部分主要就小演员的年龄特征,表演特点展开叙述,分析该年龄段小演员的特点与拍摄所遇到的困难,并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法,并进行了对于拍摄器材的选择,根据之前的拍摄制作经验,分析不同拍摄器材方面的优劣,并说明何种器材能够在此片当中起到最佳的创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