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镰刀菌FgPkc基因小片段相关功能的鉴定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禾谷镰刀菌是导致多种作物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赤霉病不仅导致农作物减产,给世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还产生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B类毒素DON和NIV,这些毒素对人和家畜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目前,使用多菌灵等咪唑类农药制剂是防治赤霉病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近年来,此类防治方法弊端日益突出。首先,农药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次,多年频繁的使用农药,造成抗药突变菌株的不断涌现,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建立新的赤霉病防治方法和防治体系迫在眉睫。本文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亚洲镰刀菌关键基因Fg Pkc不同片段的干扰效果。将该基因CDS序列分成8个片段,每个片段大小约为500bp,分别构建RNA干扰载体,并通过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转入到亚洲镰刀菌5035菌株中。经过通用及特异PCR鉴定、Southern鉴定共得到10个单拷贝转化子。除片段3和5分别得到2个单拷贝阳性转化子外,其余片段均得到1个单拷贝阳性转化子。为进一步研究所得转化子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包括表型鉴定、田间花期接种、胚芽鞘接种以及分生孢子形态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在SNA培养基上,培养4天后,转化子生长速率与野生型菌株具有明显差异,其中Pkc5-2和Pkc5-12生长最为缓慢,与野生型相比生长速率分别下降62.01%、63.67%;Pkc3-3生长速率下降幅度最小,为4.88%,Pkc8-16生长速率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2.田间花期接种结果显示,除Pkc7-15外和野生型致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外,转化子Pkc4-7,Pkc5-2,Pkc5-12、Pkc6-9与野生型菌株相比,致病率均有显著性降低。其中Pkc4-7,Pkc5-2,Pkc5-12田间致病率下降更为明显,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分别下降72.10%、57.12%、54.96%(14天)。3.胚芽鞘接种显示,所有转化子致病率上与野生型相比均有极显著性(P<0.01)下降。Pkc5-2,Pkc5-12致病率下降程度尤为显著,致病率分别下降60.75%、52.91%,与大田接种接种结果一致。4.转化子分生孢子形态发生变化,转化子产生的分生孢子均比野生型短,在宽度上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别。综合上述实验结果,Fg Pkc基因为禾谷镰刀菌生长、致病相关的关键基因,将各基因片段沉默后,转化子表型在生长速率、田间致病率、胚芽鞘致病率与野生型相比均有极显著性的差异。尤其是第5个片段,其干扰效果更为明显,不论是其生长速率、田间致病率,还是胚芽鞘致病率与野生型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且比其他片段在干扰效果上更为明显。且第5个片段得到两个相互独立的单拷贝转化子,两个转化子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Pkc第5个片段对亚洲镰刀菌的致病率起关键作用。可以将该片段构建植物表达载体中,其产生的si RNA抑制亚洲镰刀菌的生长,从而达到防治赤霉病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语文教育一直以来作为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可以多层次、多方面的培养人。语文教育的高层次则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文精神及外国传承的文化遗产和国内民族气韵及优秀的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基本层次则是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的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如听、说、读、写等,让他们慢慢融入社会中去。在高职院校的公共语文教学课程中,根据学生的基本实际情况,按照当今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进行因材施教。以下是对公共语文教学内容的改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之本,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构建要"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主体功能,其监控体系应从组织指挥、教学质量标准与规范检查、信息收集
研发甘草多糖饮料的制备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草总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L9(34)相结合,考察多糖浓度、矫味剂、稳定剂、防腐剂、高温灭菌时间对甘草多糖饮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