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法律制度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病是一种使人体丘脑和大脑功能受损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影响人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可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危害。我国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亿多人,其中约有1600万人是重症精神病人。这些重症精神病人如果有潜在或现实危险性的,应当及时住院治疗。我国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但在精神病患者有人身危险性而又不愿意住院治疗时,国家要建立行政强制治疗制度以对其实施强制性住院治疗。精神病人的行政强制治疗,是指精神病患者或其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下或不同意强制治疗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违背精神病人的意志,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将已经或者可能危及自身或他人的精神病人强制送往精神病治疗机构治疗的具体行政行为。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对于维护精神病患者人权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权理论、国家亲权理论和国家警察权理论等三个方面,该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法治原则、比例原则、强制与治疗相结合原则、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和权利救济原则等五个方面。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重视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问题,但直到九十年代才提出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概念。当时没有系统的立法规定,而是由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了零散的规定。2012年颁布的《精神卫生法》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坚持以自愿为原则、以强制治疗为例外,从实体条件、程序设置、权利保护和救济手段等方面初步建立起了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但这一制度在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中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的适用条件,精神病标准、人身危险性标准和必要性标准表达不科学;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的申请、送医、鉴定、决定、治疗、出院、后续治疗、救济程序设置、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由于制度的瑕疵,实践中精神病人的基本人权经常受到侵害。完善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制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科学设置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适用的病理性条件、必要性条件和意愿条件;充分保障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中自由权、知情权、受探视权、隐私权和财产权等实体权利;健全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疗的申请、受理、诊断、决定、出院等程序;完善精神病人行政强制治救济中的信访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赔偿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和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其他文献
犯罪痕迹可以直接有效地还原犯罪现场,指正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并为刑事侦查工作提供直接的辅助,因此刑事犯罪现场的犯罪痕迹侦查工作得到了公安机关的广泛重视。在犯罪现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rosis,PMF)属于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预后差,死亡率高。本病系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今天,微课这一新的形式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呆板单调的不足,在帮助学生增强专业综合能力,为学生掌握专
本文用水热法合成得到一个六元瓜环(Q[6])与一氯三水(4-吡啶甲酸)合镉(Ⅱ)配位聚合物自组装作用形成的超分子自组装体Q[6]·[Cd(H 2O)3Cl(4-PCA)]2·22(H 2O)。自组
烟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典型的血管改变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ICA)远端和(或)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
感染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卒中后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对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内卒中患者多,卒中患者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一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乳腺癌病人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同时具备“生物-心理-社会”三者干预因素的归于治
采用骨髓细胞蒸汽固定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研究了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和湖南5个地理居群福建大头蛙的核型。结果表明:5居群样本的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22,NF=44,核型模式
违宪审查制度一般被认为是西方宪政实践的产物,其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中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本文试图在理顺核心概念和把握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我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