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雪峰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历史形态与个性特征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雪峰在现代文学理论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存在。自1928年发表文学批评论文《革命与知识阶级》为开端走上文学理论批评的道路到1957年被打成右派而不得不搁笔为止,前后近30年间,冯雪峰始终关注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执著于革命文学批评,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湛的理论修养,针对当时的文艺现象,撰写了数量可观的有关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与理论问题的评论文章,引起了文坛广泛的注意,成为与茅盾、周扬、胡风等齐名的革命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继承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美学传统,从革命主义的立场和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出发,根据我国进步的现代文学的经验——鲁迅以及他们的追随者的经验,系统而深入地思考着有关文学的普遍性问题和时代发展中的中国文学诸多现实性的问题,阐述了他关于中国新文学革新、发展的方向及一般进程的可能性选择的思想,形成了以文学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倾向性为核心观念与思维基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凝结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的精华,”在很大程度上标识出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和所达到的水平。因而,系统的全面的把握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历史形态和个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演变史。有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对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做出整体性的解读,全面阐释它的历史形态、个性特征与意义,对其作完整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在具体的阐释过程中,本文的主体内容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是从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人民力”与“主观力”两对辨证统一的命题系统的阐释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学真实观。 二是从典型的精神与内涵、典型化的原则和方法两个层面来探讨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学典型观。 三是从政治理性的审美化和审美意识的革命化两个方面来分析和阐释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学政治倾向观。 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是一种基于中国革命文学实际而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艺术观的理论形态,社会与艺术,政治与文学,两者之辨证统一,是构成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冯雪峰所在的是“左倾”和教条主义思想非常流行的时代,那个时代留给文学发展的空间是窄小的,任何不同于左倾主义思想的文艺观点都可能被视为异教而遭受打击,冯雪峰无力回天,只能与之顺应,在被限定的话语权内发言,但又总是要别出心裁,守护着知识者的良知和文学的立场,保持了一种难得的理论品格,这使得他在教条主义与左倾机械论风行的时代里与激进的左倾文艺理论家保持一定距离。虽然他的理论发现并不新颖惊人,但他始终坚守文艺创作从生活出发的现实主义原则,不妥协地批判公式主义、唯物机械论、庸俗社会学,因而,对时代发展中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进步与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明显的存在着内部的冲突和矛盾,他一方面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又一方面强调文学的倾向性;一方面强调文学的艺术性,又一方面强调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性。每当中国社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冯雪峰总是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反复的强调着文学的倾向性、阶级性及文学的社会功能,成为战斗着的文学革命精神的捍卫者,他始终在反对左倾机械论,但又终归没能摆脱左的牵制。 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一直是中国现当代作家、批评家、美学家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似乎命运注定,象我们这样处在发展中的民族的文学,只有对现实社会、人生作出有效的反应,才是有意义的文学。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文艺观念急剧变化的新现实,而冯雪峰有关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的思维成果,对我们更好的认识当下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势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对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其他文献
锦丝精绣灼灼光,怀揣宏图彩翼张。万朵祥云铺广宇,前程无限任飞翔。 Jinsi brilliantly embroidered, carrying a grand vision Cai Yi Zhang. Wanxiang Xiangyun shop Guan
期刊
书面语是语言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不过谈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因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厘清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乃是深刻认识书面语的
女性作为历史场景中的第二性,本身就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本文以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作家为关注对象,试图对现代女性书写的悲剧意识行进梳理,从性别、文化、叙述等视角对文本进行
学位
地质雷达利用电磁波能够进行连续无损、高精度、实时成像、结果直观的检测。电磁波在有耗电介质中传播时会衰减,对检测深度和结果精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通过矿井检测对进
本文对现代汉语名词性谓语句的形成途径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出发,在典型论、连续统、关联理论框架中,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名词性谓语句进行描写
本文试从生态文艺学角度来探讨他与“诗意栖居”的关系。诗意栖居的内涵在于自然,人与自然的融合才能实现诗意栖居。在嵇康的精神中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是诗人对自
从酒井法子到满文军,从零点乐队到谢军、萧淑慎、陈百强,明星们因为吸毒为娱乐圈带来一场接一场的大“地震”,影迷、歌迷,顿足捶胸者有之,大呼上当者有之,但最后都会不由得发
晚清以来,个人主义思想从西方传入中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五四”文学被称为“人的文学”,取得了骄人的创作实绩,但是,以现代意义上的独立个体标准去衡量“五四”
女性写作是女性解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文明之果,是女性主义者在人文主义价值深化和具体化的影响下思考建构女性诗学的具体的艺术实践。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基础是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