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识别系统的若干算法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hzh06014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交互的社会,身份鉴别己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借助身份标识物品(如钥匙、证件等)和身份标识知识(如口令、密码和暗语等)的传统身份鉴别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生活的需要。因此研究一种新的身份鉴别方法已迫在眉睫。生物认证是利用人体本身所固有的生物特征和日常养成的行为特征鉴定个人身份的方法。可以说利用生物识别鉴定人的身份非常方便可靠,能很好的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利用虹膜进行身份鉴定,具有速度快、稳定性强、对人无侵犯等优点,必然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生物认证技术之一。虹膜识别系统主要由图像获取、图像质量评价与防伪、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特征匹配五个部分组成。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虹膜识别系统的实际需要,对识别过程中所用的若干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主要工作如下:在虹膜粗定位方面,本论文认真研究了虹膜粗定位的常用算法。采用均值滤波和直方图统计特性相结合的方法改进了灰度几何投影算法的性能。为窗口估计粗定位算法添加了自适应调整窗口大小的能力。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段标记的粗定位算法,该算法和几何投影法联合使用,可以实现瞳孔较快且相对精确的粗定位。在虹膜精确定位算法方面,本论文仔细研究了基于Hough变换的圆形检测算法,针对该算法计算量大、耗时多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Hough变换的圆形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去除一些干扰点,减少图像中的边缘点个数等方法,缩小了Hough变换的参数搜索空间,减少了Hough变换的计算量,提高了它的实时性。在虹膜特征提取和匹配方面,本论文通过仔细分析虹膜纹理不同频带信息对识别的贡献程度,提出了一种空域局部过零检测循环编码算法。该算法利用信号局部的相关性和过零检测只考虑符号变化的特点,能有效解决在光照不均匀、噪声干扰较大等图像不理想的情况下识别率大幅下降的问题。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的优势,优化虹膜特征的匹配。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网络,每天产生的电子信息数以万计,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类成了一大难题。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给人们指引了一条解决文本
时间序列预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精确的预测结果,人们可以提前安排工作,预防不利情况发生,对于制定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虚拟植物是指以一定的植物形态结构模型和生理功能模型为基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重构植物的空间几何结构以及生长发育过程。虚拟植物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
人类视觉系统之所以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精度最高、速度最快的图像处理系统,主要是由于人眼具有一系列特殊的视觉特性,其中与图像增强密切相关的特性包括色彩恒常性与亮度
TTCN-3是ETSI提出并维护的一种标准测试描述语言,利用它可以进行多种通讯领域上的各种系统测试。TTCN-3的应用已突破传统的网络协议测试领域,在一些大型的软件测试中得到了成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各行各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人工处理这些大规模的数据已变得不现实。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了。在数据挖掘领域中聚类技术是其中的一个热点,聚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和各种后基因组计划的开始实施,出现了海量的生物分子数据,这使得科学家们需要分析大量DNA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进而揭示这些数据的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出现,海量的数据被收集、存放在这些数据储存库中。但是,人们仍然没有掌握强有力的工具去理解它们所带来的潜在知识,这就导致了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条码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由于一维条码受到信息容量小的限制,需要依赖数据库,因此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
模型驱动架构(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是由OMG定义的新一代以模型为中心的开发方法学。基于MDA的软件生命周期就是以模型为载体并由模型转换来驱动的过程。MDA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