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及外源激素对银杏种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fu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Ginkgo biloba L.)又称白果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的孑遗植物,具有多方面应用价值。银杏的果实称为种实,其生长发育既受遗传基因表达的调控,也受产地、树木年龄、光合作用、激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东安银杏示范基地内结果银杏雌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银杏种实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自然开心形和主干分层形银杏雌树叶片的光合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及种实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测定了外源激素乙烯利和脱落酸处理后银杏种实内源激素、次生代谢物含量变化及乙烯和黄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探索了银杏种实高效的激素催落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叶片光合特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发现,自然开心形和主干分层形银杏同一光合作用参数及光合色素变化趋势一致,自然开心形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含量高于主干分层形。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季节变化均为双峰状曲线,且日变化都在10:00和16:00左右出现明显差异,季节变化都在6月中旬出现明显差异;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双峰状曲线,季节变化呈单峰状曲线,且日变化都10:00和16:00左右出现明显差异,季节变化在6月中旬出现明显差异;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为“V”型,季节变化呈单峰状曲线,且日变化在早晚差异明显,季节变化在8月中旬差异明显;光合色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且在7和8月中旬出现显著差异。(2)通过对不同树形条件下银杏种实性状及生理指标测定发现,4-6月银杏种实体积迅速增长,种实鲜重与种实体积的增长同步,6-9月种实体积增长平缓,鲜重持续增长至种实成熟;2种树形种实果型系数、核型系数、仁型系数基本一致;自然开心形树形银杏种仁可溶性糖、脂肪、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主干分层形,且在7-8月中旬达到显著差异;主干分层形银杏的单株种实产量高出自然开心形9.62 kg;综合分析认为,自然开心形为银杏种实生产优质树形。(3)外源激素处理引起了种实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研究发现,银杏种实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IAA和GA3含量总体上呈下降变化趋势,ZR和ABA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IAA+ZR+GA3)/ABA比值总体上呈下降变化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外源激素后IAA、ZR、GA3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IAA+ZR+GA3)/ABA 比值明显降低。外源激素处理后,乙烯利处理种实内源激素ABA含量比ABA处理上升幅度更大,IAA和GA3含量比ABA处理降低幅度更大,(IAA+ZR+GA3)/ABA比值比ABA处理降低幅度更大,ZR含量两种外源激素处理基本一致。(4)外源激素处理对种实次生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影响。研究发现,银杏种实成熟过程中,外源激素和对照处理次生代谢物花青苷和黄酮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银杏酸含量对照处理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ABA处理总体上无明显变化,乙烯利处理总体上呈下降变化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外源激素后花青苷和黄酮含量升高,银杏酸含量降低。外源激素处理后,乙烯利处理种实花青苷和黄酮含量比ABA处理上升幅度更大,银杏酸含量比ABA处理降低幅度更大。(5)qPCR分析激素处理后种实中黄酮类化合物代谢中关键酶和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发现,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外源激素后GbACS、GbACO、GbPAL、GbANS基因表达上调。外源激素处理后,乙烯利处理种实GbACS、GbACO、GbPAL、GbANS基因表达比ABA处理诱导表达明显。(6)通过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和脱落酸溶液催落银杏种实发现,乙烯利浓度为500 mg/L最佳,脱落酸浓度为300 mg/L最佳,落果率均可达90%以上,且喷施激素时期离自然采收期越近落果率越高,喷施激素后对银杏树体生长发育及翌年产量等无影响。
其他文献
将二氧化碳(CO2)与环氧化合物通过开环共聚反应生成可生物降解的聚碳酸酯,无论是从环境还是经济的角度考虑,都是非常具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绿色化学过程。自1996年Inoue首次报道
客观贝叶斯方法是贝叶斯统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理论、方法和应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客观贝叶斯方法在Logistic分布的统计推断以及在退化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Logistic分布是统计学中的一类重要分布,其在地理、水文、生物和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文献中关于Logistic分布的客观贝叶斯分析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 Jeffreys先验和reference先
随着隔震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利用,由于其具有抗震性能好工程造价的成本低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民用建筑所广泛应用。而近年来民用建筑物由于燃气泄漏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堆积不当所
行人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课题,既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工业界如视频监控和自动驾驶等应用中也意义重大。但是目前行人检测尤其是遮挡场景下仍存在众多挑战,行人的头肩特征比身体的其他区域更稳定并且被遮挡可能性低,可以用作行人全身部位的辅助特征以提高行人检测精度。在本文工作中,我们在研究行人头肩与全身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名为PedJointNet的双分支行人检测网络,通过同时回归两个边界框定位
经营绩效反映了银行整体竞争力和经营水平,绩效的好坏决定了银行未来发展的质量。之前有学者研究上市对于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大多都得出了上市带来的是对绩效的负面影响,这个情况是否反映在所有类型的银行身上,如果是,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银行在积极的筹备上市,商业银行上市前后的绩效有什么区别,且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人根据现有的资料确定研究目标。本文分析侧重于对比银行上市前后其绩效产生的变化,以及在上市后绩
楸蠹野螟(Omphisa plagialis)是为害楸树(Catalpa bungei)枝条的主要钻蛀性害虫,给楸树人工幼林、新造林和苗圃带来严重损失。本文以13个楸树无性系的1年生苗木、11个楸树无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上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三维层析成像技术,在生物组织结构的活体检测和实时成像上前景广阔。OCT成像技术是基于低相干干涉原理,结合数字图像处理重构出材料或生物组织内部结构的二维或三维图像。传统的二维指纹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基于皮肤表面纹理信息的指纹识别,如汗液、纹路等。但是,它很容易受到皮肤表皮变化的影响
本论文中简要介绍了二维红外光谱的发展历史、实验原理、实验设置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我们将二维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到锂离子电解质溶液当中,使用偏振选择的超快振动光谱实时
阿里斯库姆坳陷内阿里斯库姆油田储层非均质强,针对该油田的生产实际问题,本论文选取白垩系下统阿里斯库姆组M-Ⅱ层作为研究层段,通过观察岩心、镜下薄片鉴定、测井解释、储
在标准的高维回归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往往假设协变量是完全观察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假设一般并不切实际,我们常常会面对协变量具有测量误差的情形,常见的有高通量测序、传感器网络数据以及基因表达数据等(见Loh and Wainwright(2012))。从而,在具体的模型研究中,研究者不仅要处理参数的高维性,还需要考虑测量误差的存在以避免非消失的偏差。因此给这些模型的统计推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性。为了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