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0分子在强场激光下电离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60分子的结构具有异常高的稳定性和对称性,近几十年来经常被强场物理领域的研究者选定为探寻大分子在强脉冲激光场中的激发和电离机制的模型系统。C60分子的强场激发和电离不同于单原子和简单小分子体系,即使在激光强度低于饱和电离强度时,由于多电子激活效应以及强的电子-振动能级间的耦合,C60分子的其它衰变通道(如实验中容易探测的碎裂通道)就已经被打开。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理解如此复杂分子的强场激发和电离机制,在宽光强范围内(期望跨越其真实的饱和电离阈值)准确测量其电离和碎裂随光强的依赖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C60的强场电离实验经常采用传统的飞行时间质谱仪技术,即基于MCP探测器测量光离子的飞行时间质谱来获取光强依赖的电离和碎裂产额率,并定量提取C60分子的饱和电离和碎裂起始阈值信息。这种传统质谱技术易受来自MCP探测器的热噪声和具有相同飞行时间的非目标离子信号的干扰,意味着在探测某一目标离子时会呈现出较差的信背比,进而导致了实验测量光强依赖的电离和碎裂产额率向低光强区域的延伸。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基于传统质谱技术提取的饱和电离和碎裂起始阈值可能被高估。基于波长798 nm、脉冲宽度25 fs的飞秒激光,本论文建议了一个测量C60分子强场电离和碎裂随光强依赖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我们自行搭建的光离子速度成像谱仪记录不同光强下的时间切片光离子影像;与传统的飞行时间质谱仪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MCP+荧光屏+ICCD的光离子探测方案。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我们证实该光离子探测方案具有高的信背比,并在识别某一给定目标的光离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基于这种新探测手段和严格限束的C60分子蒸气束,我们在(0.3-6.7)?1013 W/cm2光强范围内对C60分子的电离和碎裂产额率随光强依赖关系进行了系统性测量。实验发现,这一光离子探测技术手段使得我们将C60分子的电离和碎裂随光强依赖关系的实验测量外延到了先前研究者从未触及到的低光强区;我们确定的C60分子的单次、双次和三次电离对应的饱和强度以及碎裂起始阈值远低于先前实验报道的结果,但更接近于基于导电球模型的理论预言值。本论文获得的实验结果为理解C60分子的强场激发、电离和碎裂机制提供了一些新的认识。而且,本文建议的测量C60分子强场电离和碎裂随光强依赖关系的新方法,可以为强场激光诱导大分子电离和碎裂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将采用电子冷却技术,降低重离子束流的发射度和动量分散,提高核物理及原子物理实验的精度与亮度。电子冷却装置的冷却段磁场均匀度是影响冷却效率的主要参数。本论文介绍了测量和获得电子冷却装置冷却段高均匀度磁场的方法。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测量电子冷却装置冷却段线圈磁轴偏角的方法,介绍了线圈磁轴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根据磁场测量装置参数和准直设备参数的计算和SRing电子冷却装置样
钒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低活化特性以及与液态锂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等优点,是聚变堆候选结构材料之一。钒合金在温度低于400℃下辐照会有明显的辐照硬化效应发生,同时伴随着延伸率的急剧下降和韧脆转变温度(Ductile-brittle Transition Temperature,DBTT)的升高。因此低温(﹤400℃)下的辐照硬化/脆化是钒合金作为先进核能系统结构候选材料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同冷
中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选用铅铋冷却堆作为研发堆型。作为第四代反应堆,铅铋冷却快堆中子能谱更硬,中子经济性更高;此外,液态铅铋冷却剂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及不与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等稳定的化学性质。为了维持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提高反应堆的服役年限,需要对CiADS铅铋冷却堆的堆芯流量分配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实现组件的功率份额与流量分配份额相匹配,展平冷却剂在堆芯出口的温度分布。目前,由于
高频系统的作用是产生高频电场,给予加速器中的粒子能量。频率调谐系统是高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频谐振腔的调谐方法主要分为基于相位差的调谐方法和基于腔体反射信号的调谐方法。环境温度变化会导致信号相位漂移,影响基于相位差的调谐方法的准确性。此外,应用基于相位差的调谐方法,需要经常性的手动调整。相比之下,基于反射信号的调谐方法受环境温度影响程度较小,准确性较高且启动时间较短。为进行基于反射信号的腔体调谐
因进行高精度的核测实验,加速器装置的核物理实验终端提出产生时间结构为:单个束团脉宽1ns、相邻束团间隔1ms的脉冲束团链。在CAFe超导直线加速器中,每一个高频周期长度的束团经高频系统调制后脉宽可达到1ns,但两相邻束团时间间隔约为6.15ns,无法满足实验终端对束团间隔为1ms的要求。为了提供符合终端需求时间结构的束流,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在低能传输段内用束流斩波器每隔1ms切割出脉宽为单个高频周期
铅铋共晶(LBE)因其高的热导率、低熔点、高沸点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低化学活性,作为铅冷快堆(LFR)的冷却剂,同时也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中次临界反应堆冷却剂和散裂靶的重要候选材料。但是,LBE与结构材料接触会引起材料的腐蚀,导致材料性能的恶化,成为制约LFR和ADS铅冷反应堆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TiAlN涂层因其具有高抗辐照、高温氧化、腐蚀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面向LBE的结构材料的防护
CAFe(the China ADS Front-end demo)直线加速器样机属于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ADS(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的技术预研系统,也是十二五大科学装置的关键部分。其中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控制系统中服务器系统与网络系统作为控制软件运行和数据交互的支撑平台,其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控制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磁铁电源大多是开关电源,工作于直流或者脉冲电流模式。各种功率等级的IGBT数量庞大,IGBT的可靠工作对电源稳定工作至关重要。随着加速器规模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对加速器脉冲电源IGBT可靠性研究与预测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功率器件的失效涉及电、热、机械等多方面的因素,加速器脉冲电源在特殊的脉冲模式下运行时,IGBT模块会产生低频周期性的功率损耗,结
从电子的发现开始,人们便开启了对于粒子辐照效应的探索。随着多年的发展,对于高能粒子尤其是重离子与固体块状材料的相互作用方面,科研人员们已经建立了多种模型来阐述其相互作用机理,并通过辐照实验获得了丰富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用来解释材料辐照中的各种辐照效应,从而帮助人们理解材料辐照中缺陷的产生,进而为人们利用辐照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如今固体辐照已经渗透进了各个领域,不仅可以利用粒子辐照来对材料进
2018年,Belle合作组在KΞ的不变质量分布中发现了一个新的Ω激发态。这个Ω激发态的质量和宽度分别M=2012.4±0.7±0.6以及Γ=6.4-2.0+2.5±1.6MeV。之后Belle合作组又继续测量了 Ω(2012)的三体衰变宽度,且没有在不变质量分布中发现Ω(2012)。我们基于分子态的模型,继续对Ω(2012)进行了理论研究,我们发现Ω(2012)可以看成是由s波的KΞ*(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