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砂砾石坝静动力应力变形特性有限元分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凝砂砾石坝是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坝型,其静动力应力变形特性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其静动力应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工作.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意义。首先,本文对胶凝砂砾石坝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总结;然后,对现有的几种胶凝砂砾石材料静动力本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了较为适宜的本构模型:其次,运用正交试验法进行胶凝砂砾石坝静力应力变形特性关于相关顺素的敏感性研究,运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相关因素对坝体静动力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果表明:(1)静力作用下,坝体应力变形特性对相关因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坝高、胶凝含量、上下游坝坡坡比:随坝高的增加,坝体应力变形均有所增增加,随胶凝含量的增加,坝体位移有所减小,应力增加:坝体水平位移受上下游坡比的影响较大,且随上下游坝坡坡比的变缓而减小。(2)动力作用下,随坝高的增大,坝体动力响应增大;随胶凝含量的增多,坝体动力加速度及应力增大,位移减小;随上下游坝坡坡比的变缓,坝体动力加速度增大,位移及应力减小。最后,结合守口堡水库胶凝砂砾石坝实例,进行了该坝静动力应力变形特性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静力作用下,完建期坝体水平位移基本对称,从坝轴线到两侧坝坡逐渐增大.蓄水后,坝体产生向下游的水平位移:坝体最大竖直位移发生在坝体中部;坝体应力分布规则,完建期均为压应力,蓄水工况下,上游靠坝基面出现拉应力区,但拉应力较小:(2)该坝采用常态混凝土作为上下游坝面防渗层,在动力作用下,坝体最大、最小主应力出现在下游坝坡底,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本文的计算分析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水流交汇现象在河渠中十分常见,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大部分研究成果属于缓流范畴,有关急流交汇的研究多集中在洞身抗冲蚀方面。尾矿库排水系统泄洪洞中多为纵
城市中热岛效应,海洋中海水环流和工业中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等都会涉及到对流运动问题。根据产生机理不同,对流运动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其中自然对流是因浓差或温差引起
中国的水电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水能资源分布同高烈度设防区高度重合的现状使得大量重要水工建筑物暴露在了强震的威胁之下,因此必须重视有关水工建筑物抗震的研究。水电站厂房是水电生产的核心部位,其上、下部结构的质量、刚度差异明显,地震动响应规律及抗震性能明显区别于大坝、进水塔等,且有关它的地震动响应分析研究进展明显滞后于其它建筑物,因此更应加快、加深该方面的研究进度,为水能资源的合理、安全开发
大坝安全关乎坝体下游城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监测不可忽视,安全监测资料分析就是在安全监测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有效的了解大坝的安全状态,进而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