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强调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文化政策的理论指导,引导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增强中华文化创新力与活力的助推器,也是少数民族群众重要的力量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深刻记录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痕迹,是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烙印在少数民族身上的不灭印记。面对当代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必将长期实施下去,开展对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研究能够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及时了解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为党的民族文化政策继续向前推进落实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因此,开展对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党的民族文化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主要介绍了党的民族文化政策提出的国内外背景、政策的内容、对民族地区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是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在民族地区的实践。首先,从县名来源、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案例县的基本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其次,对案例县在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文化抢救工作和人才培养规划等三个方面采取的具体实践措施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对发展成果展开了梳理,并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展开分析;第四部分是党的民族文化政策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通过总结民族文化政策在民族地区的实践成就,提炼民族文化工作领域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提出民族文化政策与工作继续推进和展开的启示;第五部分是全文总结。主要是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点展开了凝练与提取,并对本文的局限性进行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