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现代都市中的手作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象剖析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都市日常生活异化的角度来分析手作现象本身的出现、其构成要素及产生原因,进而产生对“手作”这一概念的价值评述,确认其与传统“手工艺”概念的转化关系,提出手工艺在现代都市中发展和转化的可能性。本研究认为现代都市中出现的手作现象,其源头就是传统手工技艺,是手工艺在当今语境和都市土壤中产生的形态转化,实际上就是手工艺的现代化及都市化。而这种形态上的转化实际上是手工艺在面对当下日常生活需要产生的“自发性”转化行为,属于手工艺自身的文化再生产活动。全文从“都市日常生活异化”的角度,通过“现象阐释——现象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价值评述”的逻辑脉络,展开对于现代都市手作的论述和其与手工艺具体联系的理论分析。本研究首先论述手作现象在现代都市中的出现,论证其已经成为当下城市中的一种流行生活方式。然后阐述大众眼中的手作概念并提炼出要点——强调手工制作的生活实践活动。根据“手工艺”的概念和大众视野内手作与手工艺的重叠,确认手作的来源便是手工艺,并进一步挖掘两者的具体关系。接着,针对现代都市中出现的手作热潮,将手作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解构分析。在本文中,手作被分解为三个部分:手作技艺的本体,手作活动的实施者——人,手作的存在场所——都市日常生活。结合案例分析出,手作技艺的审美化转移和技艺的简化、手作爱好者对个人价值和情感的追求、创造个性化的日常和完善生活体验等手作的特征。人们在手作中体会到日常的欢愉。然后辨析手作在现代都市中风行的原因。首先是对同质化、模式化日常和被消费文化控制的日常等都市日常生活异化现象的反击。除此之外,伴随着手工艺转变以往陈旧身份,成为一种文化资源而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种手工劳作的形式不再简单只是一项造物活动,其背后蕴藏着时间、历史、价值和品味的文化意象。而手作这种脱胎于手工艺的手工造物行为,因其简单化和审美化的特征更具有了全民实践的可能性,因而在当今都市中风靡。最后对现代都市手作进行价值评述,确认其确实是手工艺的延续和变形。根据手作的具体特征,提出手作是手工艺的现代性形态和都市化转化。也就是说,手作在保留了手工艺本质内涵的同时,还在当代背景下进行了现代化和都市化的转变,以此来满足现代都市大众的日常生活需要。针对手作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契合和日常生活需要的满足,提出手工艺的文化再生产,认为手工艺在不同的时代、地区和文化背景下会“自发性”的产生转化,手作就是手工艺脱离其原生乡村背景后,融合都市生活方式而产生的手工艺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