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独角兽企业以CDR形式回归A股市场的进度越来越快,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DR)这一全新的投资品种开始逐步进入中国投资者的视野。通过已有研究文献的总结和回顾,笔者发现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中,针对存托凭证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海外存托凭证尤其是美国市场ADR的运行和制度的研究,以及为中国存托凭证(CDR)提供政策建议上。在实证研究领域,针对存托凭证,尤其是针对中概股存托凭证收益率传导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因此,本文选择了香港和美国交叉上市中概股的ADR和正股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14个香港、美国交叉上市中概股样本分别编制为ADR指数和正股指数,并对两个指数取对数收益率作为时间序列变量,将全样本期间14年划分为7个不同的阶段,其中4个代表上涨的牛市阶段,3个代表下跌的熊市阶段。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比较主流的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的实证分析之后得出了比较重要的投资结论。第一,在每一个阶段,美国ADR指数的收益率几乎仅受自身滞后项的影响,香港正股指数的收益率对ADR指数几乎没有影响。第二,在每一个阶段,美国ADR指数收益率都是香港正股指数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而香港正股指数收益率只在某几个上涨阶段是美国ADR指数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第三,在每一个阶段,美国ADR指数收益率几乎不会受到香港正股指数收益率的冲击,而香港正股指数收益率都会受到美国ADR指数收益率的冲击影响,并且在下跌阶段这种冲击会显得比上涨阶段来得更大一些。第四,在每个阶段,影响美国ADR指数收益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因素,受到香港正股指数收益率的影响非常小。而香港正股指数收益率受到美国ADR指数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始终保持在50%左右甚至更高的水平。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为未来CDR上市后的投资假设了四种情形,并且给出了可行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