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尽管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宫颈癌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是宫颈癌仍是严重威胁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随着肿瘤干细胞学说的兴起,宫颈癌干细胞的研究也逐渐起步,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寻找宫颈癌干细胞为宫颈癌的诊治开辟新路。标记物的研究是宫颈癌干细胞研究的前提,目前已发现了一些可能成为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如CD44、CD24、CD133、ABCG2等,但这些标记物是否可以成为宫颈癌干细胞的标记物,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本研究结合目前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成果,对宫颈癌原代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和CD24在宫颈癌原代细胞中是否有表达,同时检测其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此外,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法定位检测两种标记物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以丰富实体瘤的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在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妇科手术的宫颈癌患者标本(包括癌组织和外周血),临床分期(ⅠA~ⅡB期)16例,按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分期标准:ⅠA期4例、ⅠB期5例、ⅡA期4例和ⅡB期3例。癌组织病理类型为浸润性鳞状上皮癌,患者中位年龄56岁(32~71岁);同期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子宫全切术的正常宫颈组织10例作为对照;患者中位年龄43岁(26~63岁)。首先应用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宫颈癌组织,然后用肿瘤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分离出的悬浮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因原代细胞杂质较多,再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可得到较为纯净的细胞球。外周血的分离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以获得单个核细胞;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和CD24在宫颈癌原代细胞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最后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检测CD44和CD24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1.宫颈癌原代培养过程显示:采用蛋白酶消化法和肿瘤干细胞培养液培养能得到宫颈癌悬浮细胞球;但在正常宫颈组织无法得到悬浮细胞球。2.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和CD24,结果显示在宫颈癌悬浮细胞球表面表和外周血中均有CD44和CD24表达,而且有CD44+单阳,CD24+单阳,CD44+CD24+双阳的细胞群;但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无CD44和CD24的表达。3.免疫组化显示:CD44和CD24表达于宫颈癌组织,但在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双染显示:CD44和CD24可同时表达于宫颈癌细胞表面。结论:1.采用蛋白酶消化法和肿瘤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可得到宫颈癌悬浮细胞球。2.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CD24在宫颈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有表达,但在正常对照组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