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Lg基因调控木栓质合成及绿色纤维发育的机理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彩色棉是一类棉纤维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与常规白色棉纤维相比,其纤维在加工成织物的过程中,不需要漂白和染色,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加工成型的织物不含有害物质,有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彩色棉的研究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绿色棉是彩色棉的一种主要应用色系,棉纤维呈绿色,并由基因Lg控制。Lg编码一个R2R3-MYB蛋白,通过调控木栓质在纤维细胞中的合成和沉积使纤维呈色。通过在白色棉J14(冀棉14号)的纤维次生壁积累时期上调Lg的表达,本课题组成功获得了三个纤维变为绿色的转基因FLg株系(FLg-1、FLg-16、FLg-19)。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别比较了三个转基因株系与白色棉Null系以及天然绿色棉RIL-51株系成熟纤维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对纤维中木栓质与纤维素的含量、纤维次生壁发育、纤维产量以及纤维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解析了Lg在纤维木栓质代谢途径中可能的转录结合位点。主要结果如下:1.纤维次生壁合成时期上调表达Lg基因使成熟纤维的产量和品质变差通过采取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三个转基因株系与白色棉Null系以及RIL-51株系的纤维品质和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绿色纤维和Null系白色纤维之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而转基因株系绿色纤维和天然绿色棉RIL-51株系纤维之间不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差异。基于此,对三个转基因株系与白色棉Null系以及RIL-51株系成熟纤维的纤检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除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整齐度指数外,绿色纤维(转基因绿色纤维和天然绿色棉RIL-51株系纤维)的各纤维品质性状均显著差于Null系白色纤维;不仅如此,绿色纤维(转基因绿色纤维和天然绿色棉RIL-51株系纤维)的产量性状(衣分指数和衣指指数)也显著差于Null系白色纤维,而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Lg基因的上调表达是成熟绿色纤维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2.木栓质在转基因绿色纤维中的沉积特征首先,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转基因绿色纤维的生理结构变化进行探究,发现转基因株系成熟纤维的细胞壁厚度显著小于Null系。进一步,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开花后25天、35天、45天的FLg株系纤维和Null系纤维的横切面进行观察,发现在FLg株系纤维的次生壁内侧存在典型的木栓质片层结构,且各时期FLg株系纤维的次生壁厚度均显著小于Null系,但在各时期的Null系纤维中却没有观察到木栓质片层结构。进一步,以ω-羟基二十二碳酸为标准,利用GC-MS技术对FLg株系纤维和Null系纤维中的木栓质积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Lg株系成熟纤维中含有大量的木栓质,但Null系成熟纤维中的木栓质含量为0。对开花后15天、20天、25天、30天、35天、40天、45天的FLg株系纤维和Null系纤维中的木栓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栓质的含量在开花后15天的FLg株系纤维和Null系纤维中没有明显的差异,含量均为0。但是,在FLg株系开花15天后的纤维中,木栓质的含量随着开花后天数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而在各个时期的Null系纤维中却都没有检测到木栓质的存在。以上结果说明,开花15天后的转基因绿色纤维中含有大量的木栓质,而各时期的Null系白色纤维中均不含有木栓质,并且木栓质在转基因绿色纤维中的沉积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3.木栓质在纤维中的沉积影响纤维次生壁的生长以及纤维产量和品质纤维的石蜡切片观察结果和超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木栓质在纤维中的沉积对纤维次生壁的生长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纤维素是棉纤维次生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木栓质可能通过影响纤维素在纤维次生壁中的积累从而影响纤维次生壁的生长。为了对此假设进行验证,首先,对开花后15天、20天、25天、30天、35天、40天、45天的FLg株系纤维和Null系纤维中的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与Null系纤维相比,FLg株系纤维的纤维素含量的增幅在开花20天后明显下降。单颗种子上的总纤维重量是棉纤维产量的主要构成成分,单颗种子上总纤维的纤维素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纤维次生壁的增厚水平。由此,进一步对开花后15天、20天、25天、30天、35天、40天、45天的FLg株系和Null系单颗种子上的总纤维重量和总纤维中的纤维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除开花后15天和25天以外,各时期FLg株系单颗种子上的总纤维重量均明显低于Null系,各时期FLg株系单颗种子上总纤维的纤维素含量与单颗种子上的总纤维重量具有相似的特征。基于此,并结合木栓质含量测定结果,充分证明木栓质在纤维次生壁内侧的逐步积累会降低纤维中纤维素的含量,进而影响纤维次生壁的生长与棉纤维的产量和品质。4.Lg可以通过结合ACCTAC位点来调控纤维中的木栓质代谢途径在Lg差异化表达的植物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木栓质代谢途径相关的表达差异基因,从这些表达差异基因中遴选出15个表达上调的具有代表性的基因,来验证Lg的激活效应。结果表明,除Gh_A08G1366外,Lg对遴选出的其余14个基因均具有显著的转录激活效应,说明Lg具备单独调控木栓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能力。基于此,选取被Lg激活效应最大的Gh_D13G0494基因,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来探究Lg的DNA结合元件,研究结果表明Lg对含有ACCTAC位点的S20-5到S20-6区段的23 bp序列具有明显的转录激活效应。进一步对此23 bp中的ACCTAC位点进行突变处理,发现当ACC或者TAC序列改变后,Lg失去对此23 bp序列的转录激活效应,说明ACCTAC是Lg调控Gh_D13G0494基因表达的一个重要的核心转录结合元件。另外,酵母单杂交实验结果表明Lg对含有ACCTAC位点的序列具有直接的结合效应,说明Lg可以通过直接结合ACCTAC位点来调控Gh_D13G0494基因表达。综上所述,Lg可以通过直接结合ACCTAC位点来调控木栓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促使木栓质在纤维细胞次生壁内侧的积累,同时赋予纤维绿色性状,并导致纤维中的纤维素含量下降,影响纤维细胞次生壁的生长,使纤维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其他文献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但是干旱环境却严重影响了油菜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当干旱发生在油菜苗期时,会导致油菜幼苗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当干旱发生于油菜初花期时,会导致油菜大幅减产,因此,培育高产耐旱的品种是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纯合品系三六矮(不耐旱)和科里纳-2(耐旱性较强)为亲本构建的133个F2:8家系为材料,分别测定了苗期和初花期正常灌溉与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地上部鲜重
随着人们对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纪录片等影视资源凭借其真实客观、内容丰富的特点逐渐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走入了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然而,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教学模式化,学生缺乏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意识薄弱等。本篇论文尝试将纪录片应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通过视觉化影像激
主动性共同注意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语言、社交、模仿、情绪等能力的提升。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12-14个月时,主动性共同注意行为几乎为零,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主动性共同注意能力始终存在着缺陷。共同注意对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而言是一种关键能力,尤其是主动性共同注意能力的提升,能够为随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DTT(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的小步子教学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在此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2.8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休闲方式。乡村旅游历来受到国家重视,并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强调。尤其是2017年明确提出“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这是国家第一次将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上升到产业角度,标志
水稻是植物基因组功能研究的重要模式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对水稻的研究尤为重要。植物生长素是一种含量极少但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激素。生长素发挥生理作用时具有双重效应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因此,生长素维持在一个合适的细胞水平对植物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线粒体可能与植株激素相关联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但目前对于线粒体如何影响植物激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EM
Janus MoSSe(双面神MoSSe)是一种新型二维(2D)材料,因其平面外对称结构破缺,显示出独特的电子和光学特性而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相关实验研究显示,结构对称破缺致使Janus MoSSe产生本征垂直压电效应、Rashba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增强以及光学活性垂直偶极子等性质,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得Janus MoSSe在光电子器件、锂离子电池、催化剂以及自旋电子器件等诸多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生物农药安全性好,但能够商品化的种类较少,效果欠佳,亟需研制高效生物农药,增加种类,提高药效。番茄和黄瓜是人们喜爱食用的大宗蔬菜,防治其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残危害人畜健康,减少经济损失是亟待解决的实际生产问题。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分布广泛,功能多样,研究多集中在其漆酶合成、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等方面,论文进一步挖掘其农用功能。本文以番茄灰霉病和黄瓜蔓枯病为研究对
学位
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为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pyrum)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生长期短、适应性强的特点,起源于中国,是很好的救灾填闲作物和重要的蜜源作物。因其具有多种营养和保健成分(抗性淀粉、不饱和脂肪酸、槲皮素、β-葡聚糖、芦丁等),且富含锌、铁、硒、钾等人体容易缺乏的矿质营养元素,对糖尿病、便秘和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和治疗
恶性肿瘤被认为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重大疾病之一。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愈后复发、转移,已经成为提高抗肿瘤疗效和提升患者存活率的最大障碍。据统计,90%以上的癌症患者死亡原因与肿瘤转移及其并发症相关,肿瘤转移无疑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方向。分离迁移能力有差异的肿瘤细胞,则可以进一步分析不同迁移能力细胞的基因特征,这对于肿瘤侵袭和癌症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纸是人类最古老的重要发明之一。近年,利用液体在纸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