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的历史性角度分析汪榕培的陶渊明作品英译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998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其作品的英译推动了中国古典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汪榕培先生是一位热衷于中国古籍翻译的学者,对陶渊明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翻译的《陶渊明集》是迄今为止最新的版本,且被收录于大中华文库中。本文从翻译的历史性角度出发,通过英汉对比以及陶渊明作品不同译本间对比的方法,来对汪榕培的英译《陶渊明集》展开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翻译的历史性如何影响译者以及译者如何应对其影响。翻译的历史性是历史性这一概念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历史性的概念表明人们一方面置身于历史中,同时也在创造历史。翻译的历史性是指翻译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中发生,使原作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当下。翻译的历史性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译者的影响上:译者对文本的选择、对原作的阐释以及采用的翻译策略都受到翻译历史性的影响。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诗歌韵律与结构三大层面对汪榕培的译本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词汇层面,汪译本在词汇的选择与词汇的翻译策略上显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句法层面,汪译本以两行为一个句子单位并对句子结构做出调整。在诗歌整体韵律与结构层面,汪译本以韵促译,并尽量模仿英诗结构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这些文本特点都是翻译的历史性作用于译者的结果。本文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翻译的历史性对译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原作的历史性造成的时空差会一定程度上阻碍译者的理解,同时也为译者多角度阐释原作提供可能;二是译者的历史性,包括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与主观因素影响两个方面。翻译的目的在于诠释和交流。译者要在翻译中尊重原作的历史性并避免盲目的偏见才能有效的传达原作的意与神,达到诠释与交流的双重目的。
其他文献
被动句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法结构。英语被动句因其具有特定的语篇及语用功能而被广泛应用在言语交际中。之前大多数学者关注英汉被动结构的对比研究。而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篇
脉冲澄清池翻浑是影响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水厂多年运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研究,多角度探讨了脉冲池翻浑的原因,重点阐述了温度变化对脉冲澄清池翻浑的影响.
基于中国宋代山水画对日本造园产生深刻影响的普遍认识,以具有代表性的京都大德寺大仙院中山水画式枯山水庭院为研究重点,挖掘山水画在日本的传播融合与造园者的生平经历。通
<正>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数量为12477万吨,同比增长24.2%。粮食对外依存度高,以大豆为例,2015年国内大豆总产量不到1 200万吨,而进口大豆8 169万吨,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产大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透析科进行透析治疗时发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扬州地区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扬州地区556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手术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其发病年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本
缩聚磷酸盐在科学领域内,可作聚电解质。络合剂、有机化学中的酸性脱水剂和催化剂;在技术领域内,可作多价螯合剂。 本文利用正磷酸盐经热处理后骤冷而得到粉状缩聚磷酸钾。将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具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双重特性的混合型金融工具。本文分别详细分析了可转换债券对筹资人收益和风险关系的均衡构造及可转换债券对投资人 收益与风险关系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共性技术的研发博弈,指出如果没有外界干预,企业和高校都不会主动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基于政府介入博弈后纳什均衡的改变,指出政府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