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能的混合减震结构优化设计及抗震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消能减震技术应运而生,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消能减震技术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写入本国的规范条文中,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增加了关于消能减震设计的章节,由此可见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将是大势所趋。本文针对L形偏心框架结构平面不规则问题,通过在外围框架设置屈曲约束支撑与粘滞阻尼器,采用串联刚片模型建立了偏心结构平扭耦联动力方程,运用有限元方法构建某国家工程实验室三维模型,研究了屈曲约束支撑与粘滞阻尼器混合减震方法对L形偏心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探讨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在屈曲约束支撑和粘滞阻尼器方面的理论研究程度和实际应用水平,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其带来的社会意义。对屈曲约束支撑的构造、内核单元刚度的计算及其优缺点进行简要说明;从类型、构造、恢复力模型三方面分析了粘滞阻尼器的基本特点。(2)研究了粘滞阻尼器、屈曲约束支撑在Midas Gen中的实现,探讨了屈曲约束支撑内核的本构关系及其有限元模型,并建模分析了内核单元不同宽厚比对屈曲约束支撑耗能能力的影响。(3)分别建立了6层、12层、20层框架结构计算模型,选择层间位移角限值作为优化布置的目标函数,运用逐层布置法,考虑单向地震作用,研究了粘滞阻尼器在框架结构中的优化布置策略。(4)以一幢十层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针对其“L形”平面不规则的问题,首先探讨屈曲约束支撑在偏心结构中的优化布置,然后分析结构在无控、BRB减震、BRB与粘滞阻尼器混合减震三种情况下的动力反应,对结构的扭转周期比、扭转位移比、层间位移角、层剪力最大值四种性能指标进行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能较好地控制结构的扭转周期比、扭转位移比;而粘滞阻尼器能大幅度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层剪力最大值,减震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目前国内土木工程界正在推广的一种结构加固新技术。CFRP由于重量轻、强度高、易于
本文研究的组合连梁控制结构,是一种新的结构体系。它采用钢桁架形式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梁结构,结合当今结构抗震控制理论,在支撑交叉处设置耗能减震装置。通过建立空间模型
随着城市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层建筑以及多层地下室设置工程不断兴起,产生了大量的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我国的深基坑工程中,大小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冷弯薄壁型钢住宅墙柱体系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及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设计方法。 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用塑性壳单元模拟立柱和墙板
桥梁结构在其运营年限内会受到各种载荷的作用和各种突发性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结构损伤的问题。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导致结构的突发性失效,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和人员
大跨径高低塔、单索面斜拉桥外观轻巧,能够很好的与周围环境协调,但是其面外抗弯刚度及主梁的抗扭刚度相对较弱,故其施工过程和成桥状态的稳定问题显得相对突出。本文以重庆涪陵
结构在施工阶段的受力性能与使用阶段具有较大差异,不同的施工方法也使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受力状态,如果施工方案制定和施工过程控制不当容易出现结构安全问题。因
本论文主要针对空腹式石拱桥和梁桥产生永久性变形的问题提出了容许下挠限值的计算表达式,旨在建立以下挠限值为参数的桥梁安全性评估判据。 从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介绍石
本文主要是对新疆地区多层居住建筑第三步节能指标体系和新疆各地区第三步所能实现的节能目标进行分析和讨论。新疆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根据新疆气象局提供的近二十年的气象
张弦梁结构由于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经济指标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张弦梁结构是新型的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具有受力合理、自重轻、杆件类型少等特点。但是,张弦梁结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