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海水中三氮唑类铜缓蚀剂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el20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水中金属的防腐方法主要有:阴极保护,添加缓蚀剂,涂层或镀层,改变金属成分,转化膜技术等。其中缓蚀剂具有用量少,效率高,成本低,副作用少,适用范围广,不需要外加设备等特点,已成为金属防腐蚀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本文主要筛选了五种三氮唑类化合物——烯唑醇、烯效唑、三唑酮、己唑醇、腈菌唑作为金属铜在模拟海水(3.5% NaCl溶液)中的缓蚀剂。目前这些化合物已经在农业上广泛用作植物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尚无用作金属缓蚀剂的相关报道。这些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杂原子和不饱和结构,能够自发吸附在金属表面,从而抑制腐蚀反应的进行。与传统的铜缓蚀剂苯并三氮唑(BTA)相比,这五种化合物降解性较好和毒性较低,对环境的危害甚小,而且来源广泛,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失重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研究了上述化合物在不同浓度、pH、温度、浸泡时间等条件下的缓蚀性能,并探讨其缓蚀机理。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五种三氮唑类化合物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铜的腐蚀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缓蚀效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在铜表面发生较弱的化学吸附,形成一层保护膜,并遵循Langmiur吸附等温模型,同时抑制了阴极过程中氢和氧的还原,以及阳极过程中铜的溶解,降低了腐蚀电流密度(icorr),使腐蚀电位(Ecorr)略向正向移动,属于以阳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五种三氮唑类化合物在不同pH下的模拟海水中,通过吸附膜的形成,阻碍了铜与腐蚀介质的接触,抑制了腐蚀电化学反应的阴极和阳极过程,缓解了介质对铜的腐蚀,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且在接近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其缓蚀性能比酸性条件下较好。温度的升高,影响了铜表面腐蚀产物膜和缓蚀剂吸附膜的形成与稳定,使铜的腐蚀速率逐渐加快,阴极反应速率由氧的扩散控制变为氧的还原控制。但与同温度的空白实验相比,加入五种缓蚀剂以后,铜的腐蚀速率显著降低,显示出良好的缓蚀性能。五种三氮唑类化合物在30天浸泡期内均具有较高的缓蚀效率,显示出良好的持久性。浸泡初期,铜表面会迅速形成吸附膜,缓蚀效率急剧上升;浸泡一定时间后,缓蚀剂的吸附达到饱和,缓蚀效率达到最高;到浸泡后期,由于缓蚀剂的降解,缓蚀效率有所降低,但第30天时缓蚀效率仍保持较高值。利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五种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化学吸附活性中心,为缓蚀剂在铜表面的吸附及不同缓蚀剂间的性能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企业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当前的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工作的重点,只有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使员工全身心投
随着航天技术尤其是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从探索、研究、试验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和应用阶段。现在的交会对接已经变成一件日常例行的空间操作,技术水平也从依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进行各类生产活动的基础,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让老百姓享受有健康”,始终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启动
铜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抗磨自修复润滑剂、导电浆料、高效催化剂、抗菌剂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目前纳米铜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主要论述了制备
本文以项目团队为对象,围绕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团队气氛和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实证验证了团队气氛是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绩效的中介变量,同时也是团队-成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以粥样化或纤维斑块形成为病变特征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使动脉弹性减弱和管腔狭窄,可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中、老年
在分析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该排水方式与传统重力流雨水排水方式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并对压力流虹吸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农村金融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金融整体风险特别是经营风险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为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无锡市实施了控源截污工程。首先介绍了该工程的建设情况,随着控源截污三年行动接近尾声,为确保排水设施的稳定正常运行,无锡市采取了多项控源截污工程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是典型的一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独特的性质。但由于技术价格等原因,目前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在品种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相关领域要求,因而其合成及工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