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电池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构建电化学知识网络的基础,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更与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该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原电池这部分知识,如何在原电池的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这两点展开本次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原电池现有的研究内容做了分析归纳。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学习现状的调查确定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整个论文的撰写指明方向。教学设计前,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教材内容、课标、考纲进行了分析以把握知识内容,通过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将PBL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分别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教师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等做了全面的了解,以便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解决现实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设计制作了教学软件,便于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微观原理,运用PBL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设计后选取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教学实践,实践后对学生进行访谈以及知识能力测试,通过访谈以及运用SPSS 20.0对学生测试结果的分析来看,本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简单阐述研究的背景,并对原电池的现有研究以及PBL理论做了文献综述,确定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从教材内容,课程标准以及高考大纲三部分对原电池的知识内容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研究重点。通过对课标进行解读,对PBL理论做了详细的文献研究,阐明选择了PBL理论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的原因;为了更好的了解教师及学生情况,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难点;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为教学设计做铺垫。在上述基础上,基于PBL理论对“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两课时进行了“素养为本”的软件的开发以及教学设计。第四章是基于本次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践,对通过学生访谈以及知识水平测试来检验教学设计。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是基于教学实践对本次教学研究的反思,找到研究的不足。通过研究发现基于PBL理论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证据推理能力,并且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有较好的提高,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