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改变现有的电力行业垄断行为,将企业经营和企业结构都进行了改革,形成了独立的发电、输电和配电等服务,并逐步建立具有竞争性的电力市场。只有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引入竞争,这样才能真正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率,改善市场服务,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是推行电力市场的目的所在。
本文首先简要的概述了国内外电力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无功定价的意义和研究现状。讨论了电力市场下的无功辅助服务,无功市场的构成和特点,以及国外典型的几种无功市场运行模式。结合电力市场,对发电机的无功成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发电机的生产成本分为投资成本,损耗成本和机会成本3部分,并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了成本分析,通过数学建模,对其进行了量化,仿真结果表明成本分析合理明确,符合市场规律。
以综合成本法、长期边际成本法和短期边际成本法3种基础电价法讨论了电力市场中电价的一般问题,并对3种方法的优缺点做了明确的对比。随后,对最优潮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两种典型的实时电价法进行了建模分析,通过数学证明,两种价格在形式上是统一的。运用原一对偶内点法对本文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求解,程序算法思路明确,收敛效果满足要求,本文采用的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最后分别对两部制电价方法和实时电价法进行了分析和无功建模,通过对IEEE-14节点系统和IEEE-30节点系统不同情况进行了算例分析,并对两种电价法进行了横向对比,实时电价法具有明确的理论基础,结算简单优点,但是缺点是对系统结构参数和运行工况较敏感,容易造成价格尖峰。两部制电价法具有抑制价格尖峰的特点,是对实时电价法缺点的弥补,但是存在着结算方式复杂,加重市场的负担的缺点。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