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中消息来源的特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r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息来源的特征研究,是传播学研究尤其是传者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具体体现在研究消息来源的职位、性别、职业、地区、呈现位置等变量的分布,看它们是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向性。因为如果存在,新闻的客观公正、守望监督与可信度都将受到损害,并且可能使社会资源与权力分配不均的现象更加恶化。国外以往的相关研究得出,消息来源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偏向性,但国内尚无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以上观点和研究背景,以中国的财经新闻为研究对象,考察消息来源的特征及其所体现的偏向性。运用内容分析法,共抽取三份财经类报纸中的437篇新闻、2354个消息来源,使用spss软件进行频次和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同国外以往的研究相类似,财经新闻中的消息来源在行业、性别、地区、级别等方面存在着偏向性,企业高层、政府官员、专业人士、男性、来自大城市的消息来源是其主体;他们更多的以新闻当事人身份出现,或提供中立的事实和观点,而不是负面的,他们在新闻中出现时的呈现方式也使他们显得更为重要;此外,匿名消息来源占了较多的比重;报道越负面,匿名消息来源就越多,消息来源的职位也就越低,与新闻当事人的利益关系也越不密切;等等。 经过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得出新闻机构的控制是产生上述偏向性的一个原因。当然偏向性的产生也与消息来源的社会控制及记者的职业背景和理念相关,但囿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这两种原因无法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需要进一步的对记者和消息来源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这也正是本研究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市场机制的普遍运用、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电视媒介的经济性特征日益凸显,其商业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显著。电视媒介定位是电视媒介市场经济行
作为互联网最热门的应用之一,网络搜索被誉为继网络广告、无线增值、网络游戏之后的“第四桶金”。随着社会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趋势,网络搜索对信息的搜集、提取、整合功能日益
本文的尝试着解析中西文化误读所产生的原因。运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来说明中西文化交流的误读并解释误读的产生因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中西双方的误读
现在计算机软件已经渗透到人类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在计算机软件演变的过程中,它的开发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早期,软件开发没有任何管理
大众传播媒介一旦投入运行,就被赋予一种选择信息和解释信息的权力,从而也就获得了一种控制社会的能力。这种媒介权力一旦失控,就必然会导致媒介腐败。当今我国媒介权力日益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