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多用户iSCSI存储系统及性能改进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储区域网(SAN)是存储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由存储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组成。大多数SAN采用SCSI协议作为不同存储设备的公共协议。运用IP和以太网技术,可以构建可扩展,易管理的IP SAN。iSCSI协议是IP SAN中实现存储设备访问的重要协议标准,它将SCSI协议、TCP/IP协议有效融合在一起,在TCP/IP网络上传输SCSI数据,访问IP网络中的SCSI I/O设备。iSCSI的协议数据单元iSCSI PDU包括头部和数据,被封装在TCP包中。iSCSI协议的层次位于TCP/IP之上。这里所实现的跨平台的iSCSI系统可包括多种操作系统平台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服务器以动态可扩展方式访问异地存储资源。通过对iSCSI协议和iSCSI异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针对Windows2000和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以及Linux平台下的存储设备,分别用不同的服务例程实现iSCSI启动器功能和iSCSI目标器功能,并通过基于主机的虚拟存储方法——LUN Masking,将用户请求映射到相应的逻辑单元,实现存储单元的动态可扩展。iSCSI的服务器端通过图形界面的Web控制管理台管理存储资源。对不同条件下iSCSI实验测试。配置百兆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的交换机和网卡,从测试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网络带宽影响系统的性能。千兆以太网中iSCSI的最高速度可达30MB/s以上。多线程能够有效的利用空余资源,因此多线程的iSCSI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操作系统平台的选择也会影响性能,运行在Linux中的iSCSI与Windows2000相比有更高的数传率。最后尝试通过RAM Cache技术、双Cache缓存等改进技术提高iSCSI的性能。实验数据表明,写操作的时间可以减少30%以上。
其他文献
合法侦听是为了国家安全的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并且经过授权机构的法律授权,由具有合法侦听权的机构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对通信内容进行侦听。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深入,合法侦听
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Spatio-Temporal DBMS)是能够同时处理时态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何将时态属性和空间属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实现时空数据库技术的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操作系统是连接计算机硬件与上层软件及用户的桥梁,它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们不能说Linux一定比Windows更安全,但与封闭源代码的Windows相比,开放源代码的Linux
内存数据库系统是一种数据库新技术,其设计思想是在系统运行时将整个数据文件或将数据文件的一部分读入共享内存中,所有数据的存取和管理都在内存中完成,尽可能的减少磁盘操
“异步单进程事件驱动代理服务器”是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 支持的“网络多功能服务器”项目下的一个子课题。当前Internet在迅猛发展,但网络带宽的增加与信息量和使用
流媒体应用有着与其他应用所不同的特点,在分析流媒体对存储系统的特别要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能大幅度提高其读性能的技术——改进的文件系统与RAID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其在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通讯变得更加频繁,信息安全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CSP(Cryptographic Service Provider)是微软公司提出的安全服务基本框架之一,它参照了ASN.1、PKCS等一系列
在网络计算时代,软件生产所面临的难题是需求的不定性和系统环境的高度开放性、复杂性。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适应性成为现代软件最为重要的质量属性。目前,人们正试图使用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