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蜂胶是意大利工蜂采集胶源植物的芽孢或树脂,与上颚腺分泌物、蜂蜡等杂质混合加工得到的具有特殊芳香性的胶状产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功能。现如今,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以及各种新型医疗材料的使用,导致真菌的耐药性增强,真菌感染率越来越高。目前,抗真菌药的主要来源是化学合成,这种合成药物对生物体有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意义重大。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蜂胶具有抗真菌的活性,本文以烟曲霉菌为研究对象,研究杨树属蜂胶对其抗菌特性和作用机制,为开发更有前景的新药物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蜂胶对烟曲霉抑菌活性的研究:首先Al(N03)3-NaN02-NaOH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杨树属蜂胶样品中的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分别为220.8±16.98mg/g和223.5±2.98mg/g。实验分为5组:正常组(无菌水处理烟曲霉)、蜂胶组、溶剂组(0.7%乙醇处理烟曲霉)、阴性组(不加烟曲霉孢子和不加药物)和阳性组(伊曲康唑处理烟曲霉)。将蜂胶稀释成不同浓度(10、20、30、40、50、100、150、200 μg/mL),利用打孔法测定其抑菌圈大小,结果发现其存在剂量依赖性,接着琼脂稀释法确定了蜂胶对烟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000 μg/mL。将烟曲霉与MIC50的蜂胶乙醇提取物(EEP)孵育3 d后发现蜂胶组的烟曲霉菌丝的重量和孢子的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正常组,显微镜观察发现蜂胶组的烟曲霉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测量ATP含量,发现蜂胶组的AT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2.基于iTRAQ技术的蜂胶处理后的烟曲霉蛋白组学研究:运用iTRAQ技术对蜂胶处理后的烟曲霉进行蛋白质相对定量分析,共得到二级谱图285207张,通过Mascot软件搜索后,得到匹配到的谱图数量为26350张,其中匹配到特有肽段的谱图数量为25617张,鉴定到肽段数量9766个,特有肽段序列9573个,共鉴定到2730个蛋白。对两个对比组(正常组VS蜂胶组)进行了差异蛋白统计,共得到284个差异蛋白,161个上调蛋白,123个下调蛋白。对差异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蛋白主要参与了无机离子运输、脂质体运输、能量代谢与碳代谢及信号转导机制,该结果表明蜂胶中的化合物能够干扰烟曲霉细胞内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3.RT-PCR分析蜂胶对烟曲霉磷脂腺肌醇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通过KEGG分析发现磷脂腺肌醇信号通路存在差异性,半定量分析了该通路上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PKC、PLC1、PI4K的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性,因此RT-PCR分析了这三个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与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这三种基因的表达均显示下调趋势,PKC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一致,但PLC1、PI4K的表达水平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