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d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基础教育”研究自提出“育人价值”这一主张以来,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形成了“育人价值”视野下的教学价值结构。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依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就是要在了解古诗词选文编排情况的基础上,挖掘初中古诗词中隐性的、易被忽视的育人价值内容。与此同时,对古诗词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育人价值的开发。本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及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点明了本篇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在分析“育人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与育人价值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育人价值内容。本文在分析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育人价值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情思情感的体验;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古典文化的熏陶。第四部分是以曲阜市实验中学的师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的开发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虽然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学习古诗词的方式较为生硬和单一,同时也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并不深入;通过对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发育人价值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不注重育人价值的开发,忽视对学生立场的考量,教学内容单调、忽视古诗词教学的课内外衔接等问题长期存在。第五部分是借助在曲阜市实验中学实习的机会,通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观摩和尝试,针对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和课内外衔接四个角度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开发进行策略研讨。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还是将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习得作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对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语用能力不足,语用失误频发,不利于其今后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应采取一定的教学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本研究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背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
为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要求,概要写作作为高中英语一种全新的写作题型出现在高考英语考试中,势必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学生概述所读语篇的主要内容的写作能力。有效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概要写作水平的发展。然而以往单一的教师评价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其写作水平无法获得有效的提升。所以,教师与学生合作评价写作成品,或许是帮助学生提升概要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师生合作评价”是由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
从近年来的高考改革可以看出,英语阅读在英语试卷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英语阅读能力对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个学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通过线上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明显提高,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本研究试图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去,由此来激发学生对于
近几年来,英语绘本教学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英语绘本教学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少研究者、学校都尝试开展多样化、高效率的英语绘本教学。尤其在近几年,思维品质成为判断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优良品质,许多研究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的研究对象多为高校学生及中学生,而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甚少,对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在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同时将理论引
英语写作技能作为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大多数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一线教师迫切寻找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以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是由文秋芳提出的针对提升中国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教学方法。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POA在中学阶段的应用与研究并不多见。为了改善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也开始走向了“教育信息化2.0”的新时代。信息化教学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者,信息化教研活动是教师准备和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信息化教研素养是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需具备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的实践贯彻和执行。目前,已有关于教研素养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和一线教学实践较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决定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同时《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导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现实中的英文课堂仍存在重语言知识教学、轻文化教学的现象。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状,才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化,世界各国交流沟通日益频繁,文化差异成为继语言之后阻碍人们得体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必须要融入文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表达能力。我国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将文化意识定为五大整体课程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对跨文化意识给予足够的重视。小学是英语启蒙阶段,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读后续写被纳入新高考作文题型,提高学生读后续写能力成为高中英语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这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读后续写课堂教学效率。然而,目前学生对于给定语篇的准确理解、续写情节的合理构思以及记叙语言的表达衔接等方面与考试标准尚存一定距离。作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核心理念,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实施课程目标的途径、变革教学方式的方向和组织课堂活动的依据。
从2004年中国高校在班级创设心理委员一职后,心理委员制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心理委员岗位的研究较少,针对高校心理委员岗位胜任力特征的评估测量工具不多,所以本研究首先编制了一份《高校心理委员岗位胜任力特征问卷》,再结合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心理委员的岗位发展进行探讨。研究一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按照心理测量问卷的编制程序,自编了一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