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也是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如何调整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解决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学者们对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大多数研究主要是通过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对土地利用的规划以及具体实施加以规范和限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结构的深入认识,仅仅依靠相关的法律制度无法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因为土地利用结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与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引入了土地伦理的理念,从土地伦理的视角对土地利用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优化调整探讨,这不仅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更加有利于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两型社会试验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升级,土地利用结构将随之调整,武汉市作为研究区域是具有典型研究意义。首先,利用武汉市2003-2013年的数据,运用信息熵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土地伦理视角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概念模型。最后针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提高保护耕地资源意识、加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重视土地生态价值、加快推进土地伦理立法。为土地利用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