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仙草颗粒改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评价该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缬沙坦;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缬沙坦,并加用复方仙草颗粒,共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以及尿液指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81560808); 广西科技厅项目(项目批准号:桂攻科14124004-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仙草颗粒改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评价该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缬沙坦;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缬沙坦,并加用复方仙草颗粒,共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以及尿液指标(尿m Alb、尿NAG、尿渗透压),血液指标(Cys C、β2-MG、ET-1)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治疗组85.7%优于对照组为55.2%(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6项主要中医症状比较,腰膝酸软、夜尿频、肢体沉重及眩晕等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头痛症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P<0.05);但两组对神疲乏力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改善尿m Alb方面均有较好疗效,治疗组89.3%优于对照组65.5%(P<0.05);4、两组患者尿m Alb、尿NAG、尿渗透压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ys C、血清β2-MG及血浆ET-1较治疗前下降,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或P<0.05)。结论:复方仙草颗粒可能对改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脾肾两虚、湿热瘀血证患者的中医症状有一定疗效;可能通过降低尿m Alb,保护肾功能;对改善患者相关尿液和血液指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的RDQ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焦虑抑郁量表等数据进行统计,来评价加味小柴胡汤的临床疗效,肯定经方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且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予加味小柴胡汤口服,每日1剂,每日2次。对照组予20mg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每
低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具有高损伤阈值、超快响应时间、大调制深度和低成本的特点,在激光器、光调制器和激光防护等光电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了深入探索低维纳米材料固相化对光限幅(Optical limiting,OL)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目前低维纳米材料在液相机制中较不稳定和容易聚集等问题,通过工艺的优化,分别采用配体辅助再沉淀法和锂离子插层技术制备了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Pb
目的:评估比较化疗基础上加用胃宁颗粒与单纯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对已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3~4周开始化疗疗程。给予对照组单纯化疗,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h+第1~14天卡培他滨片1000 mg/m~2bid口服,每21天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上
目的:观察按动结合手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就诊或招募的、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6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人和对照组32人。观察组给予按动结合手法联合腰椎旋转复位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理筋正骨手法,两组皆一共5次治疗,每次30分钟,5次治疗4周内完成,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
高强钢和不锈钢框架结构常参照EN 1993-1-1:2005(欧洲规范)和GB50017-2003(中国规范)进行设计。由于试验研究较少,对铝合金框架结构设计准则和建议也并不充分。本文首次对铝合金,不锈钢和高强度钢框架结构的塑性效应的进行研究。分别使用6061-T4铝合金,S316不锈钢和Q550高强度钢对框架结构进行建模。选择了6061-T4铝合金,因为它具有高强度比,良好的耐腐蚀性,可加工性和
纳米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制造能够在环境和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多重作用的微型机器以取代宏观小型装置。微纳米机器人不仅在纳米技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也在医学等其他科学领域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科学家正努力通过开发新的策略,例如,微纳米机器的功能性、广泛性、运动可控性等来推动其发展。研究人员报道,微纳米机器人能够熟练地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或复杂的生物介质并进行导航,完成诊断、取样活检、体内成像和靶向释放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肝癌细胞缺氧模型中氯化钴的适宜浓度;探讨在缺氧条件下白花丹醌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侵袭、凋亡以及对HIF-1α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白花丹醌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采用二氯化钴模拟细胞缺氧,建立人肝癌细胞Hep G2体外缺氧模型,将细胞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模型组、白花丹醌低剂量组(2μmol/L)、白花丹醌中剂量组(4μmol/L)、白花丹醌高剂量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的枯竭问题日益严峻,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因此,探索绿色可再生资源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化工的主要原料。然而,由于其较高的结晶度、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等聚集态结构特点。天然纤维素既不能熔融,也难以溶于常规溶剂。因此纤维素的纳米化,并通过纳米纤维素的组装构筑宏
本论文研究了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改性填料,通过熔融加工制备其增强复合物及其微孔发泡材料。聚合物微孔发泡材料具有质轻、良好的绝缘、隔热、隔音等特性,但聚合物较低的熔体强度往往会制约它的发泡性能,通过填料改性是目前有效的方法之一。PTFE由于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能,尤其在加工过程中会原位成纤,极大的改善了聚合物基体的粘弹特性。因此,本论文围绕PTFE增强聚合物及其发泡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主
人才作为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是企业在经济市场上获得主动权的重要资本,对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意义非凡。尤其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之下,建筑行业加速了优胜劣汰进程,面临着行业洗牌的更大困扰,迫使建筑企业必须越来越重视技术人才培养与储备。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储备高素质和能力过硬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才能让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水平和长久竞争力有保障。H建设公司在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时,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