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龙甘消炎膏对肛周脓肿止痛消肿促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观察本院的6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均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的经手术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病人。其构成为男性32例,女性为28例,年龄在18—60岁,排除不符合规定的患者,将纳入研究病人按照入院顺序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用龙甘消炎膏30例,对照组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3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病人对疼痛耐受能力、手术创面大小、精神状况等均差别不大,本研究具有可比性。麻醉方式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自术后第一天开始,去除固定胶布和肛门填塞敷料后,分别予以龙甘消炎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涂擦创面。观察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17:00)进行疼痛观察评估,并记录其相对应分值。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手术,术后3小时麻醉效果未消失,两组疼痛疗效评分比较无差异性。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3天排便换药后0.5小时两组疼痛长海痛尺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龙甘消炎膏术后止痛效果优于马应龙痔疮膏。术后第4天换药后0.5小时两组间疼痛长海痛尺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龙甘消炎膏与马应龙痔疮膏对创面的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术后1天,术后首次大便后,试验组6例无效,疼痛积分中位数2;对照组13例无效,疼痛积分中位数4。说明两组患者大便后疼痛均较重,提示术后排便时,创面受到刺激,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病人感觉疼痛较为强烈,病人迫切需要止痛处理。术后第4天,试验组疼痛积分中位数2,对照组疼痛积分中位数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表明龙甘消炎膏的治疗效果在前3天病人疼痛分值较高时优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效果。2.证明了本方用于缓解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完善相关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