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一种应用逻辑的批判性思维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逻辑学研究正在经历着逻辑的“非形式转向”,批判性思维便是在此种转向之下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批判性思维鼓励人们“合理怀疑,合理置信”,适应了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是充分发挥逻辑社会文化功能的体现。但是,由于学术界存在的批判性思维的“反逻辑主义观念”,对于高校的逻辑基础教育造成了新的冲击。在此背景之下,理清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学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学关系的论争,在逻辑学界存在着狭义逻辑视域下的“反逻辑主义观念”以及广义逻辑视域下的“逻辑主义观念”两类观点。本文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关于批判性思维与逻辑学关系的研究现状之后,对应用逻辑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指出应用逻辑研究旨在分析逻辑因素在该系统的作用,以及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文章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历史性、肯定性与否定性的分析,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技能和习性两方面要素的集合体。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应用逻辑属性的论证方面,文章引入了“推理”的双重语义视角,比较分析了批判性思维与作为应用逻辑核心的“科学逻辑”,以及批判性思维精神与逻辑精神,从而得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应用逻辑属性这一结论。文章以“论作为一种应用逻辑的批判性思维”为题,采用文献研究、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批判性思维的学科属性做了探讨,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作为一种应用逻辑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反逻辑主义观念”与“逻辑主义观念”之间的论争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只是言辞用法之争,这种言辞之争并不是无谓的,它有助于我们明晰逻辑基础教学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延续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和汤因比的文明演进史观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立场,在冷战后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社会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从文化入手剖析国际格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