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根吸收被定义为导致牙骨质或牙本质丧失的病理或生理过程,为一种进行性吸收,其结果是牙根变短、根尖变钝。牙根吸收的病因机制复杂,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其真正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随着固定正畸治疗的广泛开展,牙根吸收作为正畸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故本文对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与牙根吸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正畸医师提供科学详尽的依据,使其在临床工作中对牙根吸收问题更加关注。目的:探讨固定矫治所致的牙根吸收的因素中,性别、年龄、疗程、错(?)畸形的类型、拔牙与否等因素与牙根吸收之间的关系。方法:将9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和成年组,根据正畸治疗前后带有定位杆的根尖片,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并计算出治疗前后切牙牙根吸收量的平均值,以此值为代表值进行数值的统计。根据统计数据的需要按照各个研究因素进行组别的再次分类,之后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固定矫治前后,性别、年龄、错(?)畸形的分类、拔牙与否、疗程等因素与牙根吸收之间的关系。结果:1.所有患者治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P<0.001)。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组与成年组之间,牙根吸收的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相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2.拔牙病例比非拔牙病例表现出更多的牙根吸收趋势(P<0.01)。3.安氏Ⅱ类错(?)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是其余两类畸形并未发现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P>0.05)。4.在一定时间内,牙根吸收量随着疗程的增加表现出同等趋势的增加,在之后的时间段内牙根吸收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固定矫治后,切牙牙根均发生吸收。固定正畸治疗所致的牙根吸收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但成年人的牙根吸收显著大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拔牙病例,安氏Ⅱ类错(?),治疗疗程均对牙根吸收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