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位,是国家政策最直接的操作平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但差异问题也伴随而来,主要表现为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市)同受主客观条件影响下的欠发达县(市)的差距不断扩大、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域比较优势和特色产业出现衰退和弱化现象等特征。本文针对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这对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以黑龙江县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指标法分析1993-2007年的黑龙江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然后,结合黑龙江县域经济特征,构建评价县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黑龙江省64个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差异状况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经济差异预警模型分析,计算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已经超过警戒临界值。再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黑龙江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问题,提出可以从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促进产业发展四个方面促进黑龙江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